客觀事實已經無效了嗎_后真相_語境下事實查驗的發(fā)展_效果與未來_周睿鳴1_第1頁
客觀事實已經無效了嗎_后真相_語境下事實查驗的發(fā)展_效果與未來_周睿鳴1_第2頁
客觀事實已經無效了嗎_后真相_語境下事實查驗的發(fā)展_效果與未來_周睿鳴1_第3頁
客觀事實已經無效了嗎_后真相_語境下事實查驗的發(fā)展_效果與未來_周睿鳴1_第4頁
客觀事實已經無效了嗎_后真相_語境下事實查驗的發(fā)展_效果與未來_周睿鳴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探索經緯 客觀事實已經無效了嗎? “后”語境下事實查驗的發(fā)展、效果與未來 周睿鳴劉于思【本文提要】如何在“后”(post-truth)的語境中理解事實查驗(fact-checking)?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新聞樣式,事實查驗可被視為新聞從業(yè)者的職業(yè)實踐。綜合目前的研究成果,事實查驗的傳播效果展現了從認知簡化到情感主導的過程。在后的語境中,事實查驗的傳播失靈表現了新聞業(yè)職業(yè)控制與公眾參與之間的矛盾和張力。作者認為,在以新技術為場景的傳播形態(tài)下,調適上述矛盾和張力的途徑一方面在于 反思媒介自身的權力行使,另一方面應以促進公共生活為目標建構社會現實,既

2、防止權力對公眾的欺騙甚至,又抵御消費、娛樂等市場邏輯的侵蝕,阻止大眾通過戲謔、嘲諷、等形式對公共生活的解構。 【關鍵詞】事實查驗 后 情感 公眾參與 【中圖分類號】G210 DOI:10.16057/ki.31-1171/g2.2017.01.005果用一個詞來概括剛剛過去的 2016 年,那么,“后”(post-truth)無疑會 如以高票當選。這也是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就 2016 年度關鍵詞給出 的答案。 牛津詞典稱,“后”與兩場關鍵國際緊密相關 :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大選。前者發(fā)生于 2016 年 6 月 23 日,英國在部分政黨和團體的主張下,通過

3、 全民決定退出歐盟 ;后者則發(fā)生在同年 11 月 8 日,總統提名人唐納德 特朗普(Donald J. Trump)擊敗黨總統提名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即將出任第 58 屆美國總統。兩場帶給人們的共同觀感是,在形塑公共輿論上, 訴諸情感(emotion)和個人理念(personal belief)可能比客觀事實更加有效。這正是“后來到了后”一詞希望傳達的特征和情緒。 鑒于此,有媒體甚至宣稱,人類已經時代(post-truth era)或后政治(post-truth politics)當中。 一種警醒、憂慮、焦灼的情緒在新聞業(yè)當中彌漫 :謠傳和塞了選 無益于政治生活,它們阻

4、周睿鳴 劉于思 / 周睿鳴系復旦新聞學院博士候選人;劉于思系浙江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講師,威斯康星麥迪遜校區(qū)傳播藝術系訪問學者。36 | 2017 NO 01(總第407期)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探索經緯 特朗普就是媒體的例證。有分析認為,選舉期間, 成這一目標,、編輯可對信源進行雙重檢驗 他的近七成言論被事實查驗人員判定為,卻(double check),并反復確認文中細節(jié)是否與事實相符。在傳統生產流程之外,專司事實查驗的工作人員還可在刊印前進行額外的核實。并不妨礙他成為“后政治大師”。某種程度上,這些警醒、憂慮、焦灼的討論框架不失為新聞從業(yè)者觀照公共利益的現實

5、反映。但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反思 :首先,事實查驗是否乏力、為何失靈?若從學理上回答這一問 題,一方面需要審慎考察“事實查驗”這一術語的內涵與外延,另一方面則應當詳細檢視事實查驗可能帶來的傳播效果及其理論解釋。其次,“后”一詞關聯的社會情境和社會后果需要進一步廓清。媒體頻繁使用不過,從近年來圍繞事實查驗進行的研討來看,這一概念的涵義并非如此。在美國,事實查驗的實踐可追溯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其前身類似于上世紀九十年代風行一時的廣告監(jiān)督 (ad watch)。這種監(jiān)督的職能主要由報紙等大眾媒體承擔,專門用于評估政治廣告的準確性。到 2004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事實查驗已經在美國新聞版面上取得了相當突

6、出的地位。但直“后”“后政治”“后代”等詞匯,卻沒有在使用時預先申明它們的含義究竟為何。 “后”語境到三大項目FactC、PolitiFact 和 Fact Checker 的正式出現,事實查驗才正式確立了其在全美乃至全球新聞機構中的重要地位。它建立在這樣一個基本共識之上 :通過直接提供相關事實,有可能侵蝕公共觀念和政治討論的信息誤解(misperception)將可以得到糾正 ;如果想要取得成功,社會必須想辦法糾正公民的政治誤解 ;如果不能,那些陷于誤解的個體將面臨被社會拋棄的巨大風險。2014 年, 美國新聞學會(American Press titute, API)給出了

7、事實查驗的指導性定義 : “事實查驗人員及組織致力于提供知識增量。以政客和影響他人生活與生計者為對象,事實查不應該是游移、浮動的,而應該是清晰、確定、可共享的。只有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后”語境下事實查驗的有效性才具有開展討論的共識性基礎,才能論及其可能產生的公共反思與人文關懷。 一言以蔽之,本文關注的核心問題可以概括 為 :如何在后語境下理解事實查驗。圍繞這一問題,在本文中,事實查驗將被定位為一種新聞樣 式與職業(yè)實踐。通過回顧其形成與發(fā)展,我們將追 溯其傳播效果和可能的解釋機制,并將其置于“后 ”的現實社會語境中加以理解。這樣的理解不僅會帶來理論啟示,提升事實查驗的科學程度,同時也將向新聞人提

8、供實踐思考,進一步調適職業(yè)控 制與公眾參與之間的矛盾與張力。 驗人員對上述(發(fā)表或被記錄在案的)言論中聲稱的事實進行二次報道與探究。事實查驗人員調查可驗證的事實,他們的工作獨立于黨派、一、事實查驗 :新聞樣式與職業(yè)實踐 從字面上看,事實查驗既是新聞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又是客觀報道原則在新聞實踐中的具象反映。例如,有研究者認為,事實查驗是新聞從業(yè)者的一項基本職業(yè)素質,通過它, 新聞人得以自我糾錯,杜絕事實性錯誤。 為達 利益和。事實查驗的目標是向用戶提供清晰的、嚴格審閱的信息,以使他們借助事實,在投票和其他必要的場合做出完全自知的選擇?!苯Y合具體語境來看,這樣理解事實查驗更加貼切 :它

9、可被看作一種新聞樣式(news genre),用來審視政治力量面向公眾的言論,以評估其與 2017 NO 01(總第407期)| 37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探索經緯 事實查驗表現了職業(yè)力量一如既往地制約和監(jiān)督權力、維護政治體制、觀照公共利益。在以新技術為場景的新傳播形態(tài)下,事實查驗是新聞從業(yè)者繼續(xù)維護特定社會系統運轉的試驗。 事實一致的程度和精確性。從科學客觀性的角度來看,一個完整的事實查驗(full fact-check)應當包含客觀聲言(claim)與反聲言(counterclaim)、證據(evidence)以及查驗者給出的最終判斷 (judgement)

10、,三類要素互相佐證,缺一不可。系統運轉的試驗。二、查驗失靈?行為科學研究的證據 長期以來,事實查驗的傳播效果是政治科學和媒介效果研究關注的焦點。有研究者認為,美國公眾缺乏政治事務的事實性知識,“無知者” (ignorant)將無法在關鍵公共問題當中發(fā)表有效意 見。 學者們最為擔憂的是,那些經過設計并用于改變公眾態(tài)度、信念或行為的信息,不僅存在傳播失靈的可能性,更有相當的概率給特定公眾帶來不同程度的混淆和誤解,發(fā)生事實查驗的“自損效應”(backfire/boomerang effect), 起到與信息設計者預期相反的作用。例如,針對政治誤解進行的事 實糾正效果往往并不盡如人意 ;面對指出其信息

11、理解有誤的確切證據時,一些選民甚至會重新擁抱錯無論從組織形式、操作準則、規(guī)約還 是社會影響上看,事實查驗都顯示了新聞實踐的職業(yè)特征。仍以 FactC、PolitiFact 和 Fact Checker 這三大項目為例 :他們由新聞從業(yè)者這一職業(yè)群體發(fā)起、推動、踐行,通過組織化的、獨立的新聞機構(或依附于既有新聞機構的部門) 開展工作。它們試圖緊扣事實報道這一核心,并將其貫穿到生產過程中。新聞教育和研究機構為它們提供人力和智識上的支持,它們也為準新聞從業(yè)者和新聞研究者提供了行業(yè)的機會。值誤的信念。 更令學者不安的是,在接觸政得注意的是,它們的職業(yè)活動還得到了獎治信息之后,即便這些

12、信息立刻得到有效更正, 也一樣會對公眾的政治態(tài)度產生持續(xù)的效果,即“信念回聲”(belief echoes)。 針對此類研究發(fā)現,不少研究者甚至作出“事實已死” 的判斷。然而,這樣的感慨很快轉變成為“事實因何而 死”的追問。 針對事實查驗中的信息誤解,奈恩(Brendan Nyhan)和瑞弗勒(Jason Reifler)將其定義為“人們關于事實性事務的信念沒有得到準確證據或專 家意見支持的情況”。 在早期的政治傳播研究 等第三方的積極評價贊許它們憑借職業(yè)工作所作的社會貢獻,并為其加冕。事實查驗還體現著公共服務的理念。它是新聞從業(yè)者報道工具箱中的利器,用來發(fā)現世界、記錄歷史、告知公眾。它秉承了

13、新聞業(yè)的歷史傳統,是“看門狗” (watchdog)這一社會角色的延伸,促使新聞業(yè)持 續(xù)監(jiān)督權力的運作。事實查驗表現了職業(yè)力量一如既往地制約和監(jiān)督權力、維護政治體制、觀照公共利益。 在以新技術為場景的新傳播形 態(tài)下,事實查驗是新聞從業(yè)者繼續(xù)維護特定社會 38 | 2017 NO 01(總第407期)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探索經緯 中,信息誤解的成因大致可以歸結為“有意誤解”和“無意誤解”?!坝幸庹`解”論認為,公眾會趣來詳細評估每一條證據的個人寥寥無幾 ;相反,人們更愿意用某些屢試不爽的模式來管理周遭的信息環(huán)境, 由此建立起一套將復雜客體簡化分類的“樸素理論”(n

14、aive theories),據此預測未來。作為科學理論的對立面,樸素理論不僅提供著類似于刻板印象的思維關聯,同時強調對關聯的偏見性歸因。個體通過樸素理論的類比式思維和自上而下的歸因方式,表達個人隱含信念,解釋陌生現象。 樸素理論對事實查驗傳播失效具有相當程度的解釋力。例如, 強調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 的種族標簽,反而會使更多人愿意相信奧巴馬將媒體提供的事實查驗視作對其自主判斷力的,從而不愿理會正確信息,甚至不惜通過重申其錯誤觀點強調自身的獨立性。 “無意誤解” 論主張,公眾會注意到除查驗信息外的其他各類因素,導致信息處理結果的截然不同,最終加強對爭議性觀點的支持。

15、作為信息誤解的早期理論和現實養(yǎng)分,政治情境下的個體黨派立場和光譜(即主義與保守主義之爭)被社會科學研究者視為具有普遍影響力的因素。既有研究表明,事實查驗的自損效應常常發(fā)生在媒體對高度爭議性的話題使用了強烈的框架之后,因為這將激發(fā)具有是者 ; 在事實查驗新聞中配有穿著中東服裝而非西裝的阿向于認為這些群體從屬于 對主流社會秩序造成極大的們更傾將,等等。 樸強烈黨派或歸屬的個體進行反擊。在政治議題上,個人的黨派傾向會調節(jié)事實查驗表述方式、議題重要性等因素帶來的基本說服效果。 對信息的忽視、誤解、懷疑和不確定也不僅僅是個人缺乏教育和知識的結果,而更多地來素理論的出現與人類傾向對他者進行分類有關。 當被

16、觀察者的某種特征被觀察者捕捉,激活后者的分類系統并進入該類別時,信息的理解和存儲過程就出現了失真和偏差。除了上述解釋機制,既有研究還發(fā)出過這樣 的警告:與過去不同,今天的受眾已經不適合被繼續(xù)假定為具有足夠信息素養(yǎng)和理性的思想者, 而是分散的、懶于自行思考的個體。人們可能不再系統地處理其面對的事實性信息,而是傾向于依靠更為簡單的線索得出結論,依靠背景因素形成其觀念。他們不愿意將全部可得的信息納入決策; 相反,認知捷徑(cognitive shortcuts)則成為他們簡化判斷的重要因素。 首先,公眾在信息理解上的表現差異可以被歸功或歸咎于其獲得信息的媒體表現。例如一項在 2003 年針對美國對伊

17、戰(zhàn)爭的信息誤解開展的調查表明,在控制了政治態(tài)度之后, 不同媒體自于人們已經形成的、清晰的政治和政黨認同。 這一結論在針對不同國家的歷時性研究中得到了證實, 因為事實性信息會被已經形成了清晰立場的個人以充滿偏見的方式進行再加工。 正是這種傾向,在人們進行事實準確與否的判斷時,帶來了由個人立場引發(fā)的系統偏差。 區(qū)分“我們”與“他們”這一社會認同或社 會分類機制,也會對政治信息的理解或誤解產生影響。 種族沖突即是其中一例。既有研究發(fā)現, 告知白種人,法律將對其群體中的黑人派實施,此類信息將產生事實查驗的自損效應。此外,新聞信源也是造成信息誤解的一大來源。如果在新聞當中使用了不匹配的黨派信源,將直接導

18、致事實查驗信息的傳播失效。近年來,研究者發(fā)現,有足夠的時間或興 中 NPR/ 2017 NO 01(總第407期)| 39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探索經緯 PBS 產生信息誤解的受眾比例最低,僅有 11% ; NBC、ABC、CNN 和CBS 等媒體的信息誤解率依次遞增,均在 30% 左右;而 Fox 受眾的信息誤解率則高達 45%??梢?,公眾的信息誤解可能與其依賴選擇的媒體以及該媒體為消除誤解所做出的努力程度有關。也有研究證實,受眾會依靠對新聞框架行為強度的判斷來決定是否被說服。 在信息爆炸的數字時代,日益碎片化的時間分配和閱讀習慣確實已經開始妨礙公眾的深入思考

19、,簡化其認知過程,傾向依賴顯而易見的線索,匆忙得出武斷的結論。 此外,事實查驗帶來的情緒(emotion),特三、后 :危險的時代? 2004 年, 美國作家凱伊斯(Ralph Keyes) 提出了“后時代”(post-truth era)這一概念。他認為,人類不只擁有和,還有,又不一堆模棱兩可的說辭,既不能算作到、焦慮和羞愧。 同年,美國奧特曼 (Eric Alterman)出版了總統們說謊時(WhenPresidents Lie),梳理了六位美國總統及其班底制造與詭計的歷史。他提出“后總統制” (post-truth presidency),用來描述時任總統小布什(George W. Bu

20、sh)的管治。奧特曼認為,美別是情緒, 也會影響公眾感知的“政治真實”(political reality)。 作為人們對于外在、行動主體或客體的評估和反應,情緒通常體現為針對特定刺激而產生的短暫而激烈的內在心理狀態(tài)。 一般而言,人們接觸與自己既有觀點一致或相左的事實查驗,將會導致其情緒的產生,但更重要的是,無論暴露在何種信息當中,人們對政治議題的普遍情緒都將影響其信息加工。在政治信息的傳播過程中,人們會被自發(fā)的情緒過程驅動,產生不同方向和強度的偏見。 研究發(fā)現, 情緒國總統管治傳統中存在恪守出于實用的目的,總統管治在“后的美德,但如今政治環(huán)境” (post-truth political e

21、nvironment)中運轉,無論公民是否覺察。對照憲法第一中記載的權責, 如今的總統們已經不再以新聞界的監(jiān)督為鏡鑒并恪守誠信正直。 2010 年,博客作者羅伯茨(David Roberts)拋出“后政治”一詞,稱這是一種政治文化,公眾輿論和媒體敘事已經幾乎與政策 (立法的實質)討論完全脫鉤。 綜合以上論述, 與包括政治立場、等在內的認知因素對如果把后視作社會現象,那么上述作者鎖定事實查驗效果產生著一定程度的交互影響。 進一步地,不同情緒會對信息查驗的效果帶來差異化的影響。以焦慮和憤怒的作用為例,根據情感心智 理論,新近出現或確定性較低的事實查驗會引發(fā)人們的焦慮情緒 ; 而與動機歸因理論相似,

22、令人的事實查驗則會刺激人們產生憤怒感,帶來的是特定語境里的政客,關注的是他們罔顧事實、性的群體生活。 不僅如此,信息技術更新帶來的傳播形態(tài)變對新信息的o 如何通過人們在政治信息接化,也參與了后語境的形塑。隨著互聯網基礎觸過程中的目標、動機、認知評估和行動傾向, 慎重地對其情緒其加以區(qū)分、考察和引導,將成 為事實查驗傳播效果及其理論機制深 入思考的未來方向。 設施及其終端的多樣與完善,去中心化的理念得以不斷實現,人人都是傳播節(jié)點的設想走入現實。信息大量生成,觀點呈現多元,在算法驅動下,它們被精確地傳送到高度分眾化的目標群體中間。反過 40 | 2017 NO 01(總第407期) SHANGHA

23、I JOURNALISM REVIEW探索經緯 流和駁雜的觀念叢中準確地定位、抽取、吸收特定的內容。它可能帶來的后果是,用戶在各自的口味和偏好中逐步內卷化,無形中促進了持有同質觀念的用戶集聚。有分析認為,這樣的傳播形態(tài)有可能構造觀念的回音室(echo chamber)或過濾泡(filter bubble)效應,阻礙異質觀念的交流。是“市場”(truth markets)繁榮的結果。它的繁榮源自技術進步與新傳播形態(tài)的生成 :得到賦權的用戶挑戰(zhàn)傳統社會結構中權力和職業(yè)力量的權威,也就挑戰(zhàn)它們的話語霸權包括他們建構社會現實的霸權。哈爾森強調,理解后模式的關鍵在于理解“競賽的激增” 還有一項社會動態(tài)同

24、樣塑造著后語(proliferation of truth games)。盡管總有一些力量境 :人們對職業(yè)力量的信任不如以往。蓋洛普 (GALLUP)2016 年 6 月 13 日發(fā)布的報告顯示, 盡管對經濟向好抱有期待,但美國人對 14 個關鍵行業(yè)的信心仍在低位徘徊。值得注意的是新聞業(yè)的狀況 :2006 年,對電視新聞業(yè)“極有信心” 或“很有信心”的比例為 31%,2016 年,這一比例跌至 21% ;2006 年,對報業(yè)“極有信心” 或“很有信心”的比例為 30%,2016 年,這一比例滑落到 20%。橫向對比 14 個被調查的行業(yè), 無論是 2006 年還是 2016 年,對電視新聞業(yè)、

25、報自詡為的衛(wèi)道士,但現如今,自詡的力量已無法留存權威,新的數字“參與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參與互聯網用戶借此開展的話語競賽(discursive games)。上述論斷受到了米歇爾??拢∕ichel Foucault)的啟發(fā)。??逻@樣論述與權力 :(truth)可被理解為一套有序的步驟體系 (ordered procedures),就言論(statements)開展生產、規(guī)制、分發(fā)、流通和作業(yè)。它不外在于權力, 或只有透過多種形式的束縛才能得到生產。每個業(yè)的信心比例排名都在 11-12 位。 報告沒有給出影響美國人行業(yè)信任的具體因素,但可以推論, 權力、資本、職

26、業(yè)、公眾的力量在互動中消長。總之,在技術嵌入社會互動的場景里,分化的受論真?zhèn)蔚臋C制與實例 ;它是賦予以價值的手法與步驟 ;它是某些身份和待遇,在這里得以詳述。眾逐漸得到技術賦權,并可能呈現同質集聚,而傳統的權力和職業(yè)力量的權威正在不斷消減。這為理解事實查驗的失靈提供了一個宏觀的視角。 ??逻€指出,的“政治經濟學” 具有若干重要特性 :集中在科學話語和生產機構中 ;受制于政治和經濟上的持續(xù) ;它的生產與傳播被一些龐大那么,在后語境中,事實查驗的失效 的政治及經濟機構控制和支配;最后,它還是所有政是不是危險的?對全世界絕大多數新聞從業(yè)者來說,事實是去往公共生活的關鍵通道。按照他們的觀點,一旦背離了

27、事實,明智而自知的決定可能無從談起,也就談不上觀照公共利益。因此,這可能是危險的。然而,另一種意見對此不以為然。研究者認為,人類正在目擊從模式 治辯論及社會()的議題。遵循??碌乃悸罚柹挠^點實際上凸顯了新聞業(yè)職業(yè)控制與公眾參與之間的矛盾和張力。隨著社會變遷和傳播形態(tài)的變化,公眾越來越多地生產著,促成了哈爾森所說的模式轉移。借助社交網絡,公眾可以自主地區(qū)分、認定真?zhèn)?,形成有別于權力和職業(yè)的認證技 (regimes of truth, ROT)向后模式(regimes of術和步驟。這種的生產與傳播,恰恰顯示了 post-truth, ROPT)的文化轉移。在這個過程中,2017 NO 01

28、(總第407期)| 41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探索經緯 對龐大的政治、經濟機構的,通過政治辯論的選擇性效應,以“過度推論”為名,反駁了上述觀點, 但不可忽視的是,事實查驗者確實會及社會沖突的議題凸顯出來。從這個角度看,新聞從業(yè)者應當留意事實查驗的效果評估。當公眾無可避免地擁有自己的和黨派傾向。 因此, 在后語境中實現傳播權力的解放成為不可阻如何避免借“非真實”之名延續(xù)“門戶之見”, 如何從政治人物的大量“無法核查的未來主張” 以及政治、社會、經濟現象的成因分析當中剝離 出“可核查事實”,也將成為事實查驗新聞人需要在未來不斷自我完善的切入點。 與此同時,客觀性的達

29、成也是事實查驗實踐需要謹慎處理的另一個關鍵問題。研究發(fā)現,目前美擋的潮流,新聞從業(yè)者不僅有責任繼續(xù)做好事實查驗,而且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避免查驗可能引發(fā)的信息誤解,如何與認知簡化的、情感主導 的個體化受眾對話。 四、結語 :事實查驗,建構怎樣的社會現實? 本文探討了事實查驗及其傳播失靈,并將其國個人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事實查驗依然以觀納入后語境中考察。文章簡要梳理了事實查點而非事實性意見為主,依然需要完成從僅有主觀聲言或判斷的無客觀性,到僅有客觀聲言的專業(yè)客觀性(professional objectivity),再到包含客觀聲言和證據的科學客觀性(scientific objectivity)

30、的蛻變。而另一項研究則表明,以客觀聲言為主的事實查驗驗新聞發(fā)生的歷程,并將其視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新聞樣式和職業(yè)實踐。研究評述了事實查驗新聞的傳播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并指出 :對于關涉公共生活的政治議題,大眾可能正在經歷一個從認知簡化到情感主導的過程。因此,在權力行使背離事表述會增加錯誤言論本身的,因此,新聞界實、群體生活去除公共性的后政治中,新聞仍然需要警惕對客觀性的一味強調帶來的后果。 擺在新聞人面前的問題可能不只是查驗事實,更是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查驗事實,并使其抵達公眾理解的核心領域。所謂有效在于調適職業(yè)控業(yè)的核心在于繼續(xù)調適職業(yè)控制和公眾參與。 盡管有研究者推斷,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眾的信息誤解很

31、可能會自動逐漸消解 ; 同時,作為政治報道中越來越重要的新聞樣式,事實查驗 將更多地發(fā)揮外部監(jiān)督的作用,通過提高政治精 英誤導公眾帶來的潛在聲譽損失風險,來提升全 社制和公眾參與。這不是簡單地打破職業(yè), 向公眾讓渡新聞生產的權力,而是不斷思考 :當受眾因其品味、偏好等差異逐漸趨向小團體化乃至個體化的時候,新聞業(yè)應當建構怎樣的社會現實。這不是說,新聞人不得不選擇受眾喜聞樂見的內容, 投其所好地迎合受眾的情感潮流,而是說, 新聞從業(yè)者需要時刻警醒媒體自身權力的行使, 檢查其是否失去了對社會動態(tài)的把握,防止生產常規(guī)為“策略儀式”。 有鑒于此,新聞人應當繼續(xù)以自主的面貌,不斷地提供促進公共生活的事實,

32、既會的政治話語質量和表現, 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是在事實查驗方興未艾的美國,這種 職業(yè)實踐依然是舉步維艱的。從微觀層面上看, 事實查驗仍有待完善。僅就科學性而言,事實查驗就曾因其“樸素的政治認識論”(nave political epistemology)而備受詬病,認為這種新聞樣式會 通過新聞人對語句和證據的主觀選擇來得出并不“科學”的判斷,因而威脅甚至扼殺政治辯論。盡管有研究者認為,上述結論的得出也來自作者 本身呈現了過多未能嚴格執(zhí)行事實查驗理念個案 防止權力對公眾可能的欺騙甚至, 又抵御消費、娛樂等市場邏輯的侵蝕,阻止用戶 42 | 2017 NO 01(總第407期) SHANGHAI

33、 JOURNALISM REVIEW探索經緯 最后,由于政治制度和社會情境的不同,興起于美國、專注于監(jiān)督政治人物言論準確性的事實查驗,能否以及應當如何在中國新聞業(yè)中開展理念移植和邊界拓展,無疑值得不斷追問。以移動社交平臺近期涌現出的若干具有類似功能的雛形為例,這些或由媒介機構主導(如騰訊新聞“全民較真”微信公眾號),或基于公眾自組織(如“反 海外 中心”微信公眾號)的新聞服務,各自 在多大程度上履行了事實查驗的職責?主要關注并致力于監(jiān)督公共生活中的哪些權利主體和問題領域?它們與美國傳統的事實查驗在概念的內涵、外延以及新聞生產常規(guī)上有何異同?比起為事實查驗的全球經驗鼓與呼,或為其生不逢時而嗟嘆來

34、說,也許這樣的反思和嘗試,才更有助于促使中國新聞從業(yè)者和研究者尊重基本事實、弘 揚價值理性,以建構更加美好的公共生活。 注釋 :Midgley, N. (2016). Word of the Year 2016 is. Retrieved from /word-of-the-year/word-of- the-year-2016. Midgley, N. (2016). Word of the Year 2016 is. Retrieved from /word-of

35、-the-year/word-of- the-year-2016. Carroll, R. (2016). Can mythbusters like S keep up in a post-truth era? The Guardia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 /technology/2016/aug/01/snopes-com-internet- fact-checker-post-truth-david-mikkelson;Drezner, D. W. (2016). Why the post-truth po

36、litical era might be around for a while. The Washington Post. / posteverything/wp/2016/06/16/why-the-post-truth-political- era-might-be-around-for-a-while/;Freedland, J. (2016). Post- truth politicians such as Donald Trump and Boris Johnson are no joke. The Guardian. Ret

37、rieved from / commentisfree/2016/may/13/boris-johnson-donald-trump-post- truth-politician. Freedland, J. (2016). Post-truth politicians such as Donald Trump and Boris Johnson are no joke. The Guardian. Retrieved from /commentisfree/2016/may/13/bori

38、s- johnson-donald-trump-post-truth-politician. Midgley, N. (2016). Word of the Year 2016 is. Retrieved from /word-of-the-year/word-of- the-year-2016. 張海華、陳嘉婕:美國“事實核查”網站的經驗與啟示,現代傳播2012 年第 3 期 虞鑫、陳昌鳳:美國“事實核查新聞”的生產邏輯與效果困境, Gilens, M. (2001). Political ignorance and colle

39、ctive policy preferenc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5(2), 379- 396;Lau, R. R., Andersen, D. J. & Redlawsk, D. P. (2008). An exploration of correct voting in recent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2(2), 395-411. Elizabeth, J. (2014). Who are you calling

40、a fact checker? American Presstitut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mericanpress titute. org/fact-checking-project/fact-checker-definition/. 美國新聞學會 1946 年成立,是一個非盈利、無特定主張(non-advocacy) 的教育組織。它的目標是幫助新聞媒體特別是地方媒體 應對數字化時代。參見 / about/about-us/。 Coddington, M., Molyneux, L.,

41、& Lawrence, R. G. (2014). Fact checking the campaign how political reporters use to set the record straight (or no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19(4), 391-409. Fridkin, K., Kenney, P. J., & Wintersieck, A. (2015). Liar, liar, pants on fire: How fact-checking influences citizensrea

42、ctions to negative advertising.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32(1), 127-151. Althaus, S. L. (1998). Information effects in collective preferenc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2(3), 545-558;Gilens, M. (2001). Political ignorance and collective policy preferenc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43、, 95(2), 379-396;Kukl ki, J. H., Quirk, P. J., Jerit, J., Schweider, D., & Rich, R. F. (2000). Misinformation and the currency of democratic citizenship.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2(3), 790-816. Byrne, S. & Hart, P. S. (2009). Theboomerangeffect: A synthesis of findings and a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44、 framework. Communication Yearb ook, 33, 3-37.Nyhan, B. & Reifler, J. (2010). When corrections fail: Th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misperceptions. Political Behavior, 32(2), 303-330.Nyhan, B., Reifler, J., & Ubel, P. A. (2013). The hazards of correcting myths about health care reform. Medical Care, 5

45、1(2), 127-132. Hart, P. S. & Nisbet, E. C. (2012). Boomerang effects cience communication: How motivated reasoning and identity cues amplify opinion polarization about climate mitigation polici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9, 701-723. Thorson, E. (2016). Belief echoes: The persistent effects of corre

46、cted misinform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33(3), 460-480. Fridkin, K., Kenney, P. J., & Wintersieck, A. (2015). Liar, liar, pants on fire: How fact-checking influences citizensreactions to negative advertising.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32(1), 127-151. Nyhan, B. & Reifler, J. (2010). When correct

47、ions fail: Th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misperceptions. Political Behavior, 32(2), 303-330. Byrne, S. & Hart, P. S. (2009). Theboomerangeffect: A synthesis of findings and a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mmunication Yearbook, 33, 3-37. Nyhan, B. & Reifler, J. (2010). When corrections fail: Th

48、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misperceptions. Political Behavior, 32(2), 新聞2016 年第 4 期 Silverman, C. (2010). ide the Worlds Largest Fact Checking Operation: A conversation with two staffers at Der Spiegel.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Retrieved from / behind_the_news/ ide_the_worlds_lar

49、gest_fact.php; 王君超、葉雨陽:西方媒體的“事實核查”制度及其借鑒意義,新聞 2015 年第 8 期 Frantzich, S. (2002). Watching the watchers: The nature and content of campaign ad watch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7(2), 34-57;Glowaki, C., Johnson, T. J., & Kranenburg, K. E. (2004). Use of newspaper political adwatches

50、 from 1988-2000.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25(4), 40-54. Robertson, L. (2005). Campaign trail veterans for truth.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26, 38-43. Graves, L. (2016). Boundaries not drawn: Mapping the titutional roots of the global fact-checking movement. Journalism Studies, 1-19. Howell, W.

51、G., & West, M. R. (2009). Educating the public. Education Next, 9(3), 41-47;Kukl ki, J. H., Quirk, P. J., Jerit, J., Schweider, D., & Rich, R. F. (2000). Misinformation and the currency of democratic citizenship.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2(3), 790-816. 2017 NO 01(總第407期)| 43 SHANGHAI JOURNALISM REV

52、IEW探索經緯 Exploring the framing effects of emotion do discrete emotions differentially influence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policy preferen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0(2), 224-247. Nabi, R. L. (1999). A cognitivefunctional model for the effects of discrete negative emotions

53、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ttitude change, and recall. Communication theory, 9(3), 292-320. Taber, C. S. & Lodge, M. (2006). Motivated skepticism in the evaluation of political belief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0(3), 755-769. MacKuen, M., Wolak, J., Keele, L., & Marcus, G. E. (2010).

54、 Civic engagements: Resolute partisanship or reflective deliber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4(2), 440-458.Redlawsk, D. P., Civettini, A. J., & Emmerson, K. M. (2010). The affective tipping point: do motivated reasoners ever“get it”? Political Psychology, 31(4), 563-593. Marcus, G.

55、E., MacKuen, M., & Neuman, W. R. (2011). Parsimony and complexity: Developing and testing theories of affective intelligence. Political Psychology, 32(2), 323-336. MacKuen, M., Wolak, J., Keele, L., & Marcus, G. E. (2010). Civicengagements: Resolute partisanship or reflective deliberation. American

56、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4(2), 440-458;Marcus, G. E., MacKuen, M., & Neuman, W. R. (2011). Parsimony and complexity: Developing and testing theories of affective intelligence. Political Psychology, 32(2), 323-336.Valentino, N. A., Hutchings, V. L., Banks, A. J., & Davis, A. K. (2008). Is a wor

57、ried citizen a good citizen? Emotions, political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learning via the Internet. Political Psychology, 29(2), 247-273. Roseman, I. J., Wiest, C., & Swartz, T. S. (1994). Phenomenology, behaviors, and goals differentiate discrete emo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