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shù)民族音樂_第1頁
少數(shù)民族音樂_第2頁
少數(shù)民族音樂_第3頁
少數(shù)民族音樂_第4頁
少數(shù)民族音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一、教學內容:1、蒙古族民歌遼闊的草原2、藏族民歌酒歌3、朝鮮族民間樂曲紡織謠4、維吾爾族民歌牡丹汗5、烏孜別克族民歌一杯酒二、教材分析:“感受體驗音樂的民族文化特征,認識理解音樂與人民生活、勞動習俗的關系”,是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在音樂鑒賞模塊中的一項重要學習內容。本課是湘版音樂鑒賞模塊中的第三單元(音樂與民族)的第一節(jié)內容。這節(jié)內容以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民歌為切入點,在音樂鑒賞和探究活動中,不但讓高中學生進一步體驗我國不同民族民間音樂的風格特點和韻味,而且能對少數(shù)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初步的研究,樹立平等、多元的文化價值觀。本課介紹的六首音樂作品分別為蒙古族、藏族、朝鮮族、維吾爾族、烏

2、孜別克族、苗族等少數(shù)民族常用的歌曲或樂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因作品較多,可選擇遼闊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作為重點鑒賞的曲目,紡織謠、一杯酒作瀏覽性欣賞。由于學生平時較少接觸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對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興趣不大,所以,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除了選教材規(guī)定鑒賞的曲目外,還應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具有少數(shù)民族音樂風格的流行曲或舞蹈給學生欣賞。因此,可選擇了騰格爾演唱的歌曲蒙古人、解曉東用通俗唱法演繹的掀起你的蓋頭來、藏族舞蹈金色的太陽等作為補充的教學內容。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認真聽賞本課的音樂作品,辨別本課不同音樂作品的民族風格特點。2、過程與方法目標:

3、(1)能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討部分音樂作品中的民族風格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并與全班同學一起交流、歸納。(2)能獨立搜集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文、地理、風俗等方面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在班上交流介紹或演唱、演奏,加深對音樂與人民社會生活、勞動習俗等關系的了解。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拓寬音樂視野的基礎上,能夠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四、教學重點:1、聆聽體驗遼闊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2、理解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特點。五、教學難點:理解我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風格特點。六、教學方法:聆聽體驗法、對比聽辯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等。七、課時安排:兩課時教學過程:欣賞與體驗導入:播放歌曲傳說提問

4、:這首歌曲體現(xiàn)了哪個民族的音樂風格?能聽出演唱者是誰?還熟悉他的哪些作品?一、蒙古族1、提問:說到蒙古族,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有哪些?(地理位置、服飾、生活習性、音樂、舞蹈)(1)、地理位置:蒙古人是東北亞主要種族之一,集中居住外蒙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和新疆自治區(qū)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lián)邦等地區(qū)。蒙古人有自己的語言文字。(2)、服飾:蒙古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繡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3)生活習性:蒙古人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人從事農業(yè)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zhèn)。(4)美食:羊奶、馬奶、酸奶2、

5、蒙古族歌曲(1)、牧歌嘎達梅林(2)、分別談談感受以及二者的區(qū)別(從理性的角度)節(jié)奏、速度、旋律等方面長調:長調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聲多詞少、氣息綿長,旋律極富裝飾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抒情歌曲,由32種采用大量裝飾音的旋律構成,它贊美美麗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頌父母的愛情、親密的友誼,表達人們對命運的思索。它的特點是:大量使用裝飾音和假聲,悠長持續(xù)的流動性旋律包含著豐富的節(jié)奏變化,極為寬廣的音域和即興創(chuàng)作形式。上行旋律節(jié)奏緩慢穩(wěn)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潑的三音重復句式,這來自對草原生活步調的模仿。長調的演唱和創(chuàng)作與牧民的田園式生活方式緊密相連,這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廣泛延續(xù)的生活

6、方式。短調民歌:篇幅較短小,曲調緊湊,節(jié)奏整齊、鮮明,音域相對窄一些。短調一般是兩行,有韻的兩句式或四句式,節(jié)拍比較固定。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其特點在音韻上廣泛運用疊字,往往是即興歌唱,靈活性很強3、蒙古族常見樂器(1)、欣賞一小段馬頭琴音頻,進行提問:音色以及樂器名稱(2)、介紹樂器的構造和演奏方法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馬頭琴是中國蒙古族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馬的模

7、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爐王出鋼記詩:“牧區(qū)的人們聽說鋼花噴,蒙古包里拉起了馬頭琴。”演奏方法坐姿:演奏馬頭琴時,通常采取坐姿,將琴箱夾于兩腿中間,琴桿偏向左側。指法:左手虎口自然張開,拇指微扶琴桿,在低把位上,用食指、中指的指甲根部頂弦,無名指、小指采用指尖頂弦,小指在演奏中非常重要,它常從外弦下面伸進去頂里弦;在高把位上,由于音位距離很小,各指都以指尖按弦。右手執(zhí)弓時,以虎口夾住弓柄,食指、中指放在弓桿上,無名指和小指控制弓毛。(3)、進行完整欣賞4、蒙古族舞蹈(1)、欣賞舞蹈視頻(2)、學習簡單的動作從悠遠的長調和馬頭琴特有的草原韻味中,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

8、勤勞與勇敢,現(xiàn)在我們再聆聽一首歌曲,看看它究竟要將我們帶向何方二、藏族1、導入:薩頂頂萬物生梵文2、藏族音樂文化介紹藏族傳統(tǒng)音樂特色鮮明,品種多樣,包括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3大類。民間音樂可分為民歌,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器樂等。3、欣賞酒歌(1)簡介:酒歌是我國民歌的一種,各民族的酒歌有不同的名稱。如:西北地區(qū)的回族、汗族等稱“酒席歌”;瑤族稱“酒歌”;藏族稱“昌魯”;壯族稱“葫蘆歌”;苗族稱“恰酒”。每逢婚禮、節(jié)日、親友相聚時,邊唱邊喝,歌詞多為即興編唱,內容多為祝福、贊美、勸酒等。這首歌又稱年輕的朋友是我國藏族廣為流傳的酒歌。(2)欣賞歌曲:(3)啟發(fā)學生分析歌曲特點:開始歡呼般的引子,四個不規(guī)整的長短樂句組成;五聲調式;級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