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_第1頁
《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_第2頁
《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_第3頁
《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_第4頁
《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語文,講的是一位盲婦人,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巴黎的街頭乞討,她身旁立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我什么也看不見”,可是沒人給她施舍,一位詩人在木牌上加了一句“春天到了”,情況就完成不同了,各種各樣的人都慷慨解囊,因:為詩人的語言,用美好襯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引起了人們對盲婦人的同情。從故事中,人們可以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語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語言的魅力,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從故事中體會語言文字所產生的巨大力量,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體現課插圖的投影片

學生:前留意廣告詞,收集自己喜歡的廣告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我們的語言充滿著巨大的魅力,恰當地運用語言,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了《加了一句話》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板書課題、讀題、質疑。(學生可能會提出:加了一句什么話?誰加了一句話?加了一句話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加一句話等。)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

1、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或請教同學、老師,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看看通過自讀課文,弄清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在書上做上記號。

三、小組合作交流,解答疑難。

1、分小組合作交流自讀所得,討論疑難問題。

2、假如你當時就在場,你會怎么想?

教師巡視適時檢查:

①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如:佝僂、衣衫襤褸、紳士、風燭殘年。

②對重點問題: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見”前面加上“春天到了”就有這么大的魔力的討論。

四、創(chuàng)設情境,采訪釋疑。

1、假如你是《巴黎時報》的一名記者,假如你當時就在現場,請你即興進行現場采訪,看看人們是怎么想的,前后態(tài)度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其他同學分別扮采訪對象:雙目失明的老婦人,法國著名詩人衣著華麗的紳士、貴婦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著寒酸的職員。

指導學生采訪問題要依對象而定,如:

(1)老婆婆,今天給你錢的.人多嗎?

(2)先生,你為什么要給這位盲婦人加上“春天到了”這句話?

(3)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討的人,您為什么要把錢給她?

(4)先生,看樣子您不是很有錢,為什么還要給她錢?

通過采訪,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春天來了,我什么都看不見”這句話的含義,感悟語言的魅力,指導朗讀課文最后一段,并談談讀了最后一段話的感想。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教師談話激情:春天,萬紫千紅,到處鶯歌燕舞,和風送暖。人們沉浸在對春天的美的享受中,而那位盲人卻看不到這人間最美好的季節(jié),是多么的令人同情。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感受人們思想的變化。

2、指導學生用抒情的語調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春天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老婦人“什么也看不見”的不幸遭遇的強烈反差。

五、拓展訓練:

“加了一句話”后,人們對盲婦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場面一定很感人,請把當時的場面描寫下來,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進行描寫。

以下為精品推薦,可自行刪改!

推薦一:《《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4篇》

《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幫大家整理的《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1

一、設計理念:

體現語文教學的真實、樸實,通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初步感受語言的魅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文章的內容能深深地打動讀者,詩人在木牌上加了四個字,卻使情況發(fā)生了根本變化,這是語言文字所產生的巨大力量,課文就是讓學生感受這種魅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自讀課文的教學特點和本課的編輯意圖,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有創(chuàng)意的表情達意為重點,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對話中有所感悟,并嘗試運用語言。

四、教學過程:

(一)、課題切入、引入重點

1、導入課題,教師范讀(把學生帶入情境、打動學生)。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讀準字音。

3、點出語言的魅力,并質疑、歸類(從題目入手加了一句話加的內容是春天到了,卻使事情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這是語言的魅力)。

問題梳理①文中什么語言有魅力。②語言有什么魅力。③語言怎么有魅力。

(二)、深入課文、體驗研究

1、小組討論問題

匯報(春天到了有魅力)

2、共同研究問題

(讓學生標出文中所出現的人物的前后變化,明白是語言的魅力使他們有了這樣的變化)

指導朗讀、假如作者是詩人(以第一人稱讀),讀1、2自然段,注意語氣、停頓

自讀、點讀。

3、共同體會語言怎么有魅力、語言有真情,所以有魅力,假如你是行人看到牌子會到什么,小組內互說、自由朗讀。(讓學生感受到迷人的春天和突然的轉折什么也看不見,不由的對老婦人的同情)

4、體會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出示公益廣告說說哪兒能體現情。

污染的魚在呼喚:別吃我,有毒。

砍伐了我,您就失去了一個朋友。

三、跳出課文運用語言出示圖片一棵奇形怪狀的樹旁邊樹著一塊木牌,寫著禁止入內,違者罰款。樹被柵欄圍著,要求學生換換內容(并評價、修改)

反思:

第一次讀課文時內心深處就被深深地打動了,不知是被詩人的才華,還是行人的善良,還是對那位佝倭的、失明的老人的同情或者欣慰,一種沖動想盡快和孩子們上這一課,于是備課,而且是充分的備課

課堂上的我有些害羞,更多的是滿足。范讀時,靜靜的教室里只有我一個人的聲音,孩子們的呼吸聲似乎也飄遠了。剛讀完,孩子們熱烈的掌聲,讓我羞澀,有些不知所措,但我相信,我的朗讀遠遠不如課文內容更能讓他們感動,自讀時孩子們讀到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時,他們的眼神、他們的表情讓我讀懂他們的內心。語言有魅力的原因在于它有情。我們的課堂也不例外。

本課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課堂最后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運用語言即發(fā)揮教材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孩子們的廣告詞讓我滿有一種滿足感,他們說到:保護我,就是保護人類自我。

愛護我吧,我會帶來綠色

如果這棵樹是你,愿意受傷害嗎?

我已經被纏得夠累的了,請你不要

我之所以滿足,是因為孩子們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并用他們稚嫩的心表達出他們的情意,這節(jié)課不由得使我想到:每一篇課文都是一個點,而且都可以延伸到生活里面,學習每課之前,我們必須將這個點和面聯起來。

《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認識四個生字。

2、通過法國著名詩人幫助老婦人的故事,教育學生學習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字打動人心的原因,說說自己的感受。

4、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更深人體會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

通過法國著名詩人幫助盲婦人的故事,教育學生學習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語言藝術產生的巨大作用。

教學準備:

收集資料(圖片、文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今天學習第4課,齊讀課題。

2、小聲讀讀課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巴黎街頭的故事。中午,一個在街頭乞討的老婦人什么也沒得到,晚上,情況卻發(fā)生很大變化,過往行人紛紛給她銅幣。

二、新授可課

(一)小組自學生字

2、字形注意:

枚:枚的左邊是四筆反文。

幣:幣的第一筆是撇

魔:魔的部首是麻和鬼

3、小組內學習記憶生字并組詞

(二)學習第一部分

1、哪幾段講的是這件事情?(1-2段)

2、本文故事的展開是圍繞著木牌上的字展開的,請你找一找,文中除了木牌上字的變了,還有哪些內容發(fā)生了變化?

3、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找發(fā)生變化的內容,動筆畫在書上。

4、小組內交流,并添好表格。

5、找出最關鍵的變化。(人們的態(tài)度,木牌上的字,老人的收入以及神情都發(fā)生了變化)。

6、展示小組學習的成果。出示投影片。

字:我什么也看不見。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

態(tài)度:無動于衷慷慨解囊

收入:少多

神情:悲傷笑著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老人的樣子,路人的態(tài)度。

(2)重點指導讀盲婦人前后兩次說的話。

(3)分角色朗讀。

8、質疑。

過度: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請你小聲讀讀第3自然段,找找答案。

(三)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詩人添字后木牌上的語句。

2、啟發(fā)想象

看到"春天到了"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結合著自己找到的資料來談談。

(1)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

(2)學生展示

3、理解盲婦人眼中的世界"一片漆黑"的情景。

(1)你有什么感受?

(2)請同學說說這時如果你看到盲婦人會怎么做。

4、自由讀第三段,體會巴黎大街上的人們對盲婦人情感的變化。

5、自由讀全段,思考語言怎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

6、給出提示,可以結合提示內容進行思考。

當人們看到"春天到了",想到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見",想到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于是對老人產生了__________,是__________產生了這么大的作用,因為它有__________。

(四)小結:

詩人正是用"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句話把盲婦人和正常人拉到了一起,把人世間最美好的景象和最悲慘的事情聯系到了一起,讓人們先產生了愉悅之情,既而又產生了心酸的感受,像這樣能打動人心的語言就叫做"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也證實了語言的魅力。

7、解決"為什么人們開始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于衷"?

8、再讀詩人添字后的話,進一步體會其魅力所在。

(五)學習運用語言

向詩人學習,用自己的語言去打動別人。

1、出示郁金香圖、節(jié)水圖

2、看到圖上的這些現象,你想說點什么?

3、全班面前展示

三、布置作業(yè)

1、尋找有魅力的語言

2、找關于讓·彼浩勒的詩來讀一讀

《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3

這是一篇略讀語文,講的是一位盲婦人,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巴黎的街頭乞討,她身旁立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我什么也看不見”,可是沒人給她施舍,一位詩人在木牌上加了一句“春天到了”,情況就完成不同了,各種各樣的人都慷慨解囊,因:為詩人的語言,用美好襯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引起了人們對盲婦人的同情。從故事中,人們可以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語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語言的魅力,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從故事中體會語言文字所產生的巨大力量,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體現課插圖的投影片

學生:前留意廣告詞,收集自己喜歡的廣告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我們的語言充滿著巨大的魅力,恰當地運用語言,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了《加了一句話》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板書課題、讀題、質疑。(學生可能會提出:加了一句什么話?誰加了一句話?加了一句話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加一句話等。)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

1、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或請教同學、老師,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看看通過自讀課文,弄清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在書上做上記號。

三、小組合作交流,解答疑難。

1、分小組合作交流自讀所得,討論疑難問題。

2、假如你當時就在場,你會怎么想?

教師巡視適時檢查:

①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如:佝僂、衣衫襤褸、紳士、風燭殘年。

②對重點問題: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見”前面加上“春天到了”就有這么大的魔力的討論。

四、創(chuàng)設情境,采訪釋疑。

1、假如你是《巴黎時報》的一名記者,假如你當時就在現場,請你即興進行現場采訪,看看人們是怎么想的,前后態(tài)度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其他同學分別扮采訪對象:雙目失明的老婦人,法國著名詩人衣著華麗的紳士、貴婦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著寒酸的職員。

指導學生采訪問題要依對象而定,如:

(1)老婆婆,今天給你錢的人多嗎?

(2)先生,你為什么要給這位盲婦人加上“春天到了”這句話?

(3)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討的人,您為什么要把錢給她?

(4)先生,看樣子您不是很有錢,為什么還要給她錢?

通過采訪,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春天來了,我什么都看不見”這句話的含義,感悟語言的魅力,指導朗讀課文最后一段,并談談讀了最后一段話的感想。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教師談話激情:春天,萬紫千紅,到處鶯歌燕舞,和風送暖。人們沉浸在對春天的美的享受中,而那位盲人卻看不到這人間最美好的季節(jié),是多么的令人同情。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感受人們思想的變化。

2、指導學生用抒情的語調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春天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老婦人“什么也看不見”的不幸遭遇的強烈反差。

五、拓展訓練:

“加了一句話”后,人們對盲婦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場面一定很感人,請把當時的場面描寫下來,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進行描寫。

《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4

教學分析

課文講了巴黎街頭,一位盲夫人乞討時什么也沒得到。而當一位詩人在她的牌子上加了一句話之后,卻得到了行人給的許多錢。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語言的魅力,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從故事中體會到語言文字所產生的巨大力量,增強學習語言的興趣。

教學構想

學生自學課文,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抓住重點詞句,解決疑難問題。通過感情朗讀,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再由學生分別扮演記者和采訪對象,深入理解加上這句話的含義,感悟語言的魅力。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留意廣告詞,收集自己喜歡的廣告詞。投影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我們的語言充滿著巨大的力量,你信嗎?學習完《加了一句話》,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板書課題)

二、明確要求,自學課文。

1讀一讀閱讀提示,說說閱讀要求。(1)了解盲夫人乞討過程中情況的變化及變化的原因。(2)說說對課文最后一段話的閱讀感受。

2按閱讀要求,自讀課文。(1)借助工具書,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2)邊讀邊在課文上做記號,把表現盲夫人乞討過程中情況變化及變化的重點詞句畫出來。(3)把課文最后一段多讀幾遍,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把自己的感受用鉛筆寫在課本上。

3小組交流,合作學習,有疑難的問題做好紀錄。

4教師在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巡視指導。

三、檢查自學,集體釋疑。

1小組選派代表匯報學習收獲,提出疑難問題。要求說清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解決了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還有什么問題解決不了。

2教師依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加以梳理,確定解釋重點。

3學生集體解釋,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充分朗讀課文最后一段,聯系上下文,比較加了一句話前后的不同情況。)重點討論: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見”前面加上“春天到了”,會產生這么大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1)比較朗讀下面這組句子,說說在意思表達上有什么不同:“我什么也看不見!”“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2)反復朗讀課文最后一段話,邊讀變想象:春天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老夫人“什么也看不見”的不幸遭遇的強烈反差。(3)交流各自的感受,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句話的含義,體會這句話能打動人的原因,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以抒情的語調來讀。

四、相互采訪,感悟內化。

1請一位同學扮記者,其他同學扮采訪對象。進行現場采訪,深入理解加上這句話的含義,感悟語言的魅力。

2變換采訪角色,換位體驗。

五、遷移訓練。

說說自己都收集了哪些廣告詞,最喜歡哪一條,為什么喜歡,進一步讓學生欣賞、評價、體會有創(chuàng)意廣告的語言魅力和情感作用。

作業(yè)設計

根據教師提供的范圍,課后設計廣告詞,在學習園地上交流,進一步體驗發(fā)揮語言魅力和情感的作用。廣告詞內容、范圍:(1)為希望工程獻愛心;(2)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3)保護學?;ú輼淠尽?/p>

板書設計

4加了一句話

我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沒得到

大都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無論……都

就連……也

產生了魔力

推薦二:《《一句話》教學設計》

《一句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一句話》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句話》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認識四個生字。

2、通過法國著名詩人幫助老婦人的故事,教育學生學習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字打動人心的原因,說說自己的感受。

4、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更深人體會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

通過法國著名詩人幫助盲婦人的故事,教育學生學習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語言藝術產生的巨大作用。

教學準備:

收集資料(圖片、文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今天學習第4課,齊讀課題。

2、小聲讀讀課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巴黎街頭的故事。中午,一個在街頭乞討的老婦人什么也沒得到,晚上,情況卻發(fā)生很大變化,過往行人紛紛給她銅幣。

二、新授可課

(一)小組自學生字

2、字形注意:

枚:枚的左邊是四筆反文。

幣:幣的第一筆是撇

魔:魔的部首是麻和鬼

3、小組內學習記憶生字并組詞

(二)學習第一部分

1、哪幾段講的是這件事情?(1-2段)

2、本文故事的展開是圍繞著木牌上的字展開的,請你找一找,文中除了木牌上字的變了,還有哪些內容發(fā)生了變化?

3、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找發(fā)生變化的內容,動筆畫在書上。

4、小組內交流,并添好表格。

5、找出最關鍵的變化。(人們的態(tài)度,木牌上的字,老人的收入以及神情都發(fā)生了變化)。

6、展示小組學習的成果。出示投影片。

字:我什么也看不見。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

態(tài)度:無動于衷慷慨解囊

收入:少多

神情:悲傷笑著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老人的樣子,路人的態(tài)度。

(2)重點指導讀盲婦人前后兩次說的話。

(3)分角色朗讀。

8、質疑。

過度: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請你小聲讀讀第3自然段,找找答案。

(三)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詩人添字后木牌上的語句。

2、啟發(fā)想象

看到"春天到了"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結合著自己找到的資料來談談。

(1)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

(2)學生展示

3、理解盲婦人眼中的世界"一片漆黑"的情景。

(1)你有什么感受?

(2)請同學說說這時如果你看到盲婦人會怎么做。

4、自由讀第三段,體會巴黎大街上的人們對盲婦人情感的變化。

5、自由讀全段,思考語言怎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

6、給出提示,可以結合提示內容進行思考。

當人們看到"春天到了",想到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見",想到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于是對老人產生了__________,是__________產生了這么大的作用,因為它有__________。

(四)小結:

詩人正是用"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句話把盲婦人和正常人拉到了一起,把人世間最美好的景象和最悲慘的事情聯系到了一起,讓人們先產生了愉悅之情,既而又產生了心酸的感受,像這樣能打動人心的語言就叫做"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也證實了語言的魅力。

7、解決"為什么人們開始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于衷"?

8、再讀詩人添字后的話,進一步體會其魅力所在。

(五)學習運用語言

向詩人學習,用自己的語言去打動別人。

1、出示郁金香圖、節(jié)水圖

2、看到圖上的這些現象,你想說點什么?

3、全班面前展示

三、布置作業(yè)

1、尋找有魅力的語言

2、找關于讓·彼浩勒的詩來讀一讀

《一句話》教學設計2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我們的語言充滿著巨大的魅力,恰當地運用語言,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了《加了一句話》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板書課題、讀題、質疑。(學生可能會提出:加了一句什么話?誰加了一句話?加了一句話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加一句話等。)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

1、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或請教同學、老師,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看看通過自讀課文,弄清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在書上做上記號。

三、小組合作交流,解答疑難。

1、分小組合作交流自讀所得,討論疑難問題。

2、假如你當時就在場,你會怎么想?

教師巡視適時檢查:

①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如:佝僂、衣衫襤褸、紳士、風燭殘年。

②對重點問題: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見”前面加上“春天到了”就有這么大的魔力的討論。

四、創(chuàng)設情境,采訪釋疑。

1、假如你是《巴黎時報》的一名記者,假如你當時就在現場,請你即興進行現場采訪,看看人們是怎么想的,前后態(tài)度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其他同學分別扮采訪對象:雙目失明的老婦人,法國著名詩人衣著華麗的紳士、貴婦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著寒酸的職員。

指導學生采訪問題要依對象而定,如:

(1)老婆婆,今天給你錢的人多嗎?

(2)先生,你為什么要給這位盲婦人加上“春天到了”這句話?

(3)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討的人,您為什么要把錢給她?

(4)先生,看樣子您不是很有錢,為什么還要給她錢?

通過采訪,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春天來了,我什么都看不見”這句話的含義,感悟語言的魅力,指導朗讀課文最后一段,并談談讀了最后一段話的感想。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教師談話激情:春天,萬紫千紅,到處鶯歌燕舞,和風送暖。人們沉浸在對春天的美的享受中,而那位盲人卻看不到這人間最美好的季節(jié),是多么的令人同情。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感受人們思想的變化。

2、指導學生用抒情的語調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春天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老婦人“什么也看不見”的不幸遭遇的強烈反差。

六、拓展訓練:

“加了一句話”后,人們對盲婦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場面一定很感人,請把當時的場面描寫下來,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進行描寫。

《一句話》教學設計3

教學分析

課文講了巴黎街頭,一位盲夫人乞討時什么也沒得到。而當一位詩人在她的牌子上加了一句話之后,卻得到了行人給的許多錢。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語言的魅力,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從故事中體會到語言文字所產生的巨大力量,增強學習語言的興趣。

教學構想

學生自學課文,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抓住重點詞句,解決疑難問題。通過感情朗讀,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再由學生分別扮演記者和采訪對象,深入理解加上這句話的含義,感悟語言的魅力。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留意廣告詞,收集自己喜歡的廣告詞。投影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我們的語言充滿著巨大的力量,你信嗎?學習完《加了一句話》,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板書課題)

二、明確要求,自學課文。

1讀一讀閱讀提示,說說閱讀要求。(1)了解盲夫人乞討過程中情況的變化及變化的原因。(2)說說對課文最后一段話的閱讀感受。

2按閱讀要求,自讀課文。(1)借助工具書,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2)邊讀邊在課文上做記號,把表現盲夫人乞討過程中情況變化及變化的重點詞句畫出來。(3)把課文最后一段多讀幾遍,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把自己的感受用鉛筆寫在課本上。

3小組交流,合作學習,有疑難的問題做好紀錄。

4教師在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巡視指導。

三、檢查自學,集體釋疑。

1小組選派代表匯報學習收獲,提出疑難問題。要求說清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解決了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還有什么問題解決不了。

2教師依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加以梳理,確定解釋重點。

3學生集體解釋,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充分朗讀課文最后一段,聯系上下文,比較加了一句話前后的不同情況。)重點討論: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見”前面加上“春天到了”,會產生這么大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1)比較朗讀下面這組句子,說說在意思表達上有什么不同:“我什么也看不見!”“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2)反復朗讀課文最后一段話,邊讀變想象:春天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老夫人“什么也看不見”的不幸遭遇的強烈反差。(3)交流各自的感受,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句話的含義,體會這句話能打動人的原因,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以抒情的語調來讀。

四、相互采訪,感悟內化。

1請一位同學扮記者,其他同學扮采訪對象。進行現場采訪,深入理解加上這句話的含義,感悟語言的魅力。

2變換采訪角色,換位體驗。

五、遷移訓練。

說說自己都收集了哪些廣告詞,最喜歡哪一條,為什么喜歡,進一步讓學生欣賞、評價、體會有創(chuàng)意廣告的語言魅力和情感作用。

作業(yè)設計

根據教師提供的范圍,課后設計廣告詞,在學習園地上交流,進一步體驗發(fā)揮語言魅力和情感的作用。廣告詞內容、范圍:(1)為希望工程獻愛心;(2)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3)保護學?;ú輼淠?。

板書設計

4加了一句話

我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沒得到

大都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無論……都

就連……也

產生了魔力

《一句話》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緘、霹、靂”3個生字,理解緘默、霹靂、鐵樹開花“等詞語。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一句話”的含義,感悟作者熱愛祖國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一句話”的含義。感悟作者熱愛祖國的情感。

相關資料

聞一多(1899——1946),原名家驊,又名亦多。湖北浠水人。著名的詩人,學者和民主戰(zhàn)士。他于一九二二年赴美留學,他懷著對祖國的無限思念和摯熱的愛國之情于一九二五年又回到祖國的懷抱。但他歸國后看到的卻是封建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現實和民不聊生的景象,現實恰像他在《死水》一詩中所描繪的“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的“一溝絕望的死水”。于是,他對祖國和人民的愛之深、求之切轉化為對現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一首詩中,再一次感受民族魂。這首詩的名字叫《一句話》這是怎樣的一句話呢?快打開語文書,看看這句話是什么?

二、講授新課:

1.默讀課文,畫出這句話。

找出這句話是——“咱們的中國!”

與“我們的中國!”“咱們的中國?!边M行對比體會。體會那團強烈的愛國的烈火。

2.這是一句怎樣的話呢?你能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對“一句話”的理解嗎?

有不懂的問題嗎?

3、大家結合自己所查找到的資料,聯系課文內容。

小組討論當時的寫作時代背景,

4、自學課文,以小組來匯報學習情況。

5、學習第一節(jié):

以學生匯報為主,教師相機指導:

抓“禍”、“火”體會這是句怎樣的話:

聯系當時時代理解“禍”:軍閥封建統治的黑暗現實對人的壓制。

1)“火”:民眾中蘊藏著巨大的力量。

2)“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反映了民眾盡管飽受壓榨仍然保持緘默,但緘默背后卻在醞釀著反抗與掙脫。

教師小結:這是句在重壓下,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發(fā)就會產生翻天覆地的力量的話。

6、讀出這句話中蘊含的力量。學習第二節(jié)

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及時點撥。

抓“鐵樹開花”這句話。

1)鐵樹開花來之不易,但終究會實現。

2)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不要發(fā)抖,伸舌頭,頓腳:寫出反動者懾于民眾的爆發(fā)力量,企圖極力維護自身統治所帶去的`恐慌和畏懼。

教師小結:這是句讓反動派恐懼的話,也是能實現的話。

3)讀出作者對“咱們的中國”的渴望與贊美。進一步體會“咱們的中國!”

把兩節(jié)連起來讀一讀,思考:為什么這句話要重復兩遍?你感受到什么?(對新中國的強烈的渴望與贊美。)

4)讀,讀出這種渴望、讀出這種贊美。

教師小結:正像同學們理解的那樣,聞一多先生懷著赤誠愛國心,通過這首《一句話》表達出對現狀的強烈不滿和渴望改變舊中國的激情。

三、拓展閱讀:

《祈禱》聞一多

思考:聞一多祈禱什么?用我們學過的結合課文、聯系時代背景的方法,體會作者的情感,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一句話》這首詩。

《一句話》教學設計5

一、設計理念:

體現語文教學的真實、樸實,通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初步感受語言的魅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文章的內容能深深地打動讀者,詩人在木牌上加了四個字,卻使情況發(fā)生了根本變化,這是語言文字所產生的巨大力量,課文就是讓學生感受這種魅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自讀課文的教學特點和本課的編輯意圖,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有創(chuàng)意的表情達意為重點,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對話中有所感悟,并嘗試運用語言。

四、教學過程:

(一)、課題切入、引入重點

1、導入課題,教師范讀(把學生帶入情境、打動學生)。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讀準字音。

3、點出語言的魅力,并質疑、歸類(從題目入手加了一句話加的內容是春天到了,卻使事情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這是語言的魅力)。

問題梳理①文中什么語言有魅力。②語言有什么魅力。③語言怎么有魅力。

(二)、深入課文、體驗研究

1、小組討論問題

匯報(春天到了有魅力)

2、共同研究問題

(讓學生標出文中所出現的人物的前后變化,明白是語言的魅力使他們有了這樣的變化)

指導朗讀、假如作者是詩人(以第一人稱讀),讀1、2自然段,注意語氣、停頓

自讀、點讀。

3、共同體會語言怎么有魅力、語言有真情,所以有魅力,假如你是行人看到牌子會到什么,小組內互說、自由朗讀。(讓學生感受到迷人的春天和突然的轉折什么也看不見,不由的對老婦人的同情)

4、體會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出示公益廣告說說哪兒能體現情。

污染的魚在呼喚:別吃我,有毒。

砍伐了我,您就失去了一個朋友。

三、跳出課文運用語言出示圖片一棵奇形怪狀的樹旁邊樹著一塊木牌,寫著禁止入內,違者罰款。樹被柵欄圍著,要求學生換換內容(并評價、修改)

反思:

第一次讀課文時內心深處就被深深地打動了,不知是被詩人的才華,還是行人的善良,還是對那位佝倭的、失明的老人的同情或者欣慰,一種沖動想盡快和孩子們上這一課,于是備課,而且是充分的備課

課堂上的我有些害羞,更多的是滿足。范讀時,靜靜的教室里只有我一個人的聲音,孩子們的呼吸聲似乎也飄遠了。剛讀完,孩子們熱烈的掌聲,讓我羞澀,有些不知所措,但我相信,我的朗讀遠遠不如課文內容更能讓他們感動,自讀時孩子們讀到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時,他們的眼神、他們的表情讓我讀懂他們的內心。語言有魅力的原因在于它有情。我們的課堂也不例外。

本課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課堂最后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運用語言即發(fā)揮教材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孩子們的廣告詞讓我滿有一種滿足感,他們說到:保護我,就是保護人類自我。

愛護我吧,我會帶來綠色

如果這棵樹是你,愿意受傷害嗎?

我已經被纏得夠累的了,請你不要

我之所以滿足,是因為孩子們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并用他們稚嫩的心表達出他們的情意,這節(jié)課不由得使我想到:每一篇課文都是一個點,而且都可以延伸到生活里面,學習每課之前,我們必須將這個點和面聯起來。

推薦三:《《擺》教學設計》

《擺》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擺》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擺》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系,擺長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擺得越快。

2、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沒有關系。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進行假設并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2、能夠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驗到對待科學研究要持嚴謹的態(tài)度。

2、體驗合作、發(fā)現擺的規(guī)律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探究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三、教學難點:設計一個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與教師給的次數一樣。

四、教學準備:

小組準備:細繩一根,計時器一個,支架一個,直尺一把,墊圈若干,實驗記錄卡。

教師準備:擺鐘實物,有關擺的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昨天張老師到鐘表店里去逛了逛,發(fā)現了這個東西,你們認識嗎?(出示擺鐘)

生:鐘、擺鐘……

師:你知道它是靠什么來工作的嗎?

生:靠下面的大圓盤、靠下面擺動的東西、靠下面的擺……

師:(指鐘擺)這是鐘擺,擺鐘就是靠它來工作的,我們把像鐘擺這樣的裝置叫做擺。

師: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類似鐘擺擺動的現象?

生:秋千、公園里的海盜船、心理醫(yī)生用的催眠器……

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研究擺,看看它有什么秘密?(板書課題)

二、認識擺、學習制作擺,并學會如何數擺的次數。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擺,你們看看。(出示多媒體課件)擺是由擺線和擺錘組成的,上面掛的線是擺線,下面掛的重物是擺錘。擺線可長可短,擺錘可輕可重。若讓擺擺動起來,擺起來的角,我們叫做擺角。

老師現場制作一個擺:你們看,老師把線繞在這根木板上,再用夾子給夾住,線上再掛上墊圈,一個簡易的擺就做好啦。

師:老師先玩玩這個擺,你們要學會如何數擺的次數,擺往返擺動一次我們叫擺動一次,注意,手不要加力,擺線一定要拉直。一、二、三……

師:來,我們一起數數,一、二、三……

師:你們猜猜,老師這個擺15秒鐘會擺動多少次?

生:10次、12次、15次、20次……

師:我們一起來數數看,老師來看時間,你們來數。老師從角度指示器30度的地方開始。

生:一、二、三、四……

師:停。

生:12次、13次。

師:有的同學說12次、有的同學說13次,到底多少次?我們應該怎么辦?

生:再做一次。

師:為了能讓實驗結果更準確,一般每次實驗我們要做三遍。我們還要再做兩遍。預備,開始。

生:一、二、三、四……

師:停。

生:12次。

師:最后一遍。預備,開始。

生:一、二、三、四……

師:停。

生:12次。

師:你現在能告訴老師,我的擺15秒鐘內擺動多少次嗎?

生:12次。

師:你們想自己制作一個擺嗎?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材料自制一個擺,并數數你們的擺15秒鐘擺動多少次?把你們的實驗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卡1上。

學生動手制作擺并數擺動次數,老師巡視。

師:能告訴我,你們做的擺15秒擺動多少次嗎?說最后結果。

生:10次、12次、13次、11次、11次、16次、10次、11次。(教師板書)

三、研究“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

師:大家仔細看看每組的數據,你有什么問題想說的?

生:為什么有的組做的擺15秒內擺動的次數不一樣?

生:為什么有的組做的擺15秒內擺動的次數一樣?

生:擺擺動的快慢與什么有關系?

……

師:你們覺得擺動的快慢與什么有關呢?

生:擺線的長度。

師:就是擺長。(師板書)

生:擺錘的重量。

師:就是擺重。(師板書)

生:擺角的大小。(師板書)

師:到底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呢?我們現在能下結論了嗎?我們要怎么辦?

生:做實驗。

師:(指板書)三個問題,你想研究哪個?你打算怎樣做呢?我們還是先來討論討論吧。

學生討論實驗方法。

師:討論有結果了嗎?你想研究哪個問題,怎樣研究?

生1:我們想研究擺線的長度,做兩個擺,一個擺線長一些,一個擺短一些,看看15秒鐘哪個擺擺動次數多一些。

師:在你們設計的實驗里,哪些條件需要改變?

生1:擺線的長度。

師:哪些條件不能改變?

生1:擺錘的重量和擺角的大小。

師:你們小組想研究哪個問題。

生2:我們想研究擺錘的重量,也是做兩個擺,一個擺錘重些,掛三個墊圈,一個擺錘輕些,掛一個墊圈,看看15秒哪個擺動次數多一次。

師:在你們設計的實驗里,哪些條件需要改變?

生2:擺錘的重量。

師:哪些條件不能改變?

生2:擺線的長度和擺角的大小。

師:你們小組想研究哪個問題?

生3:我們想研究擺角,做兩個擺,一個擺角大一些,一個擺角小一些,看15秒哪個擺動的次數多一些。

師:在你們設計的實驗里,哪些條件需要改變?

生3:擺角的大小。

師:哪些條件不能改變?

生3:擺線的長度和擺錘的重量。

師:好了,現在三個問題都有小組要進行研究了,那就請你們把實驗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卡2上,你們估計做這個實驗需要多長時間?

生:5分鐘、8分鐘、10分鐘、1分鐘……

師:老師給你們15分鐘時間,如果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你的問題研究完了,可以再到老師這里領取一張實驗記錄卡,研究下一個問題,我們看看哪個小組研究的問題最多。

學生分組研究,老師巡視并指導學生認真寫實驗記錄卡2。

師:通過實驗,你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生1:擺線的長度和擺動的快慢有關。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們做了三次實驗,第一次擺線最長,有40厘米,它擺動了10次,第二次擺線有13厘米,擺動了13次,第三次擺線最短,有8.5厘米,擺動最快,擺了22次。

師:因此,你們得出擺線的長度與擺動的快慢有關的結論。(師板書:有關)

師:還有沒有哪組跟他們研究的是相同的問題?

生2:我們得到的結論也是擺線的長度和擺動的快慢有關。

師:你們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2:我們做了三次實驗,第一次擺線42厘米,擺動了10次,第二次擺線35厘米,擺動了12次,第三次擺線15厘米,擺動了14次。

……

師:還有哪個小組研究了其他的問題?

生3:我們研究的是擺錘。

師:你們得出了什么結論?

生3:擺錘的重量與擺動的快慢沒有關系。

師:你們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3:我們做了三次實驗,第一次只用了一個墊圈,擺動了11次,第二次用了兩個墊圈,擺動了11次,第三次用了三個墊圈,還是擺動了11次,所以,我們小組的結論是擺錘的重量與擺動的快慢沒有關系。

師:你們小組通過實驗發(fā)現擺錘的重量與擺動的快慢沒有關系。(師板書:無關)

師:還有哪個小組也是研究相同問題的?

生4:我們小組也是發(fā)現擺錘的重量與擺動快慢沒有關系,因為我們第一次也是用的一個墊圈,擺動了15次,第二次用了兩個墊圈,擺動了15次,第三次用了三個墊圈,還是擺動了15次。

……

師:有哪個小組是研究擺角與擺動快慢有沒有關系的?

生5:我們小組。

師:你們得到了什么結論呢?

生5:我們發(fā)現擺角與擺動的快慢也沒有關系。

師:為什么?

生5:第一次我們的擺角是10度,擺動了11次,第二次擺角是30度,擺動了11次,第三次擺角是50度,還是擺動了11次。

師:所以你們發(fā)現擺角與擺動的快慢無關。(師板書:無關)

師小結:通過同學們的實驗,我們發(fā)現擺動的快慢只與擺線的長度有關,與擺重、擺角都沒有關系。

四、設計一個擺。

師: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設計一個擺,但每組的要求都不一樣,你們第一組設計一個15秒鐘擺動10次的擺,第二組設計一個15秒鐘擺動11次的擺,第三組設計一個15秒鐘擺動12次的擺,第三組設計一個15秒鐘擺動13次的擺……看看哪組設計得最快。

學生設計,老師巡視。

將設計好的擺全班展示。

師:你們仔細觀察一下每組設計的擺,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擺線越短,擺動得越快。

生:擺線越長,擺動得越慢。

……

師:這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了擺的快慢與擺線的長度有關。

生:說明了擺線越短,擺得越快,擺線越長,擺得越慢。

……

五、總結全課,知識拓展。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知道了擺的快慢與擺線的長度有關。

生:我知道了擺線越長擺得越慢,擺線越短擺得越快。

生:我知道了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沒有關系。

生:我知道了擺的快慢與擺角的大小也沒有關系。

……

師:(出示擺鐘)你知道擺鐘一分鐘擺動多少次嗎?

生:60次。

師:那你能設計一個小擺鐘嗎?讓擺一分鐘擺動60次。

生:能。

師:那請你們回家后,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制作一個小擺鐘。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交流。下課!

六、教學反思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并且學生是探究的主體”,對影響擺的快慢因素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在探究中,學生自己作出假設,自己制定研究的計劃,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實驗、收集數據、得出結論。而老師只起到了一個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的作用,對他們進行宏觀調控,幫助他們最終完成探究任務?!皩W生是科學探究學習的主體”在這一節(jié)課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學生自主探究的權利得到了充分的執(zhí)行。

縱觀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二個特點:

1、注重探究,強調合作

本節(jié)課的前半部分為研究影響擺的快慢因素,按照科學探究的方法及一般思路,讓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收集整理數據——表達交流,讓學生經歷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在科學探究中,強調合作,先是全班合作,在兩個因素中讓每個組只選一個因素研究,教師進行宏觀調控,最后綜合大家的意見,資源共享。再者在小組研究的過程中,讓學生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體驗合作的愉快,同時合理地分工為小組實現個人價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抓住學生的好奇、好玩、好動、好勝來組織教學

小學生的心理有四大特點:好奇、好玩、好動、好勝,教師進行換位思考,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利用“四好”組織教學,將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一開始,教師就抓住了學生的好玩、好奇心理,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情境,學生對擺角的大小不影響擺的快慢感到很驚奇,進而產生問題。接著教者抓住學生“好玩、好動”的天性,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研究。當然,在學生動、玩的同時,有一定的任務,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指導。最后教師抓住學生好勝的心理,讓學生在自己設計一個擺,把課上的內容延伸到課外。

《擺》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觀察、猜想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培養(yǎng)學生間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具準備

兩位數的數位表,4個小圓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在數位表中,右邊起第一位叫什么位?(個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師拿出一個數字卡片“1”放在個位表示多少?(一個一)

若數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個十)

教師強調:“1”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百……

二、新課

1.出示兩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學具)現在大家四人一小組進行分工協作,三個人擺不同的數,一個人負責記錄,然后每組派代表匯報。

2.為什么兩個圓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數不同?

因為放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數不同,個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個十。如果一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一個放在十位表示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數是11。

3.出示三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的學具)分小組學生動手操作,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4.若4個小圓片呢?(學生繼續(xù)動手擺)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5.小結:

教師提問:.

(1)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3個數)

(2)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4個數)

(3)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5個數)

(4)誰能說一說五個小圓片可擺出不同幾個數?(6個數)

教師:圓片的個數和所擺出的數的個數有什么聯系呢?

圓片的個數十l=擺出的數的個數

提問:用8個小圓片,可以擺出幾個不同的數?(9個數)

三、課堂作業(yè)

在○里填上””、“”或“=”。

35○5378○6913○31

70+9○7963—3○701+80○81

65○65+537○37—1100○90+9

四、課外實踐作業(yè)

每個同學回家后分別拿9個和10個小圓片,擺出不同的數給爸爸、媽媽看,看誰擺的又快又對。

《擺》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單擺的等

時性,人們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2、過程與方法:重復觀察和測量擺鐘每分鐘的擺動次數;動手制作一個單擺;

觀察和測量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解重復實驗的意義;發(fā)展對計時工具研究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動手制作一個單擺并觀察和測量單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難點:相同時間間隔內擺擺動次數實驗方法的正確理解和操作;通過觀測理解擺的等時性。

(三)教學準備

教師:大擺鐘,數據匯總表,課件

小組:螺帽一個,擺繩一根,鐵架臺一個,記錄單,秒表

一、引入

1、故事導入:老師來給大家講個故事,16世紀的時候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科學家叫伽利略,在他17歲也就是1583年,有一次他在教堂里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天花板上掛著一盞吊燈,在微風的吹拂下,吊燈左右搖晃,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現象,伽利略通過認真的觀察和實驗,有了驚人的發(fā)現。你們想知道他發(fā)現了什么嗎?今天我們就回到1583年,跟著伽利略一起去研究這個現象。

2、展示一個擺,并介紹擺的結構:擺錘,擺繩,擺角,與當時的現象對應,并引出擺的概念。

3、演示擺的運動,讓學生上臺示范,并進行點評。

二、觀察我們的擺

1、制作一個擺:發(fā)放相關材料,強調一些注意點。

2、仔細觀察擺的擺動,你有什么發(fā)現?

(預設:擺的幅度越來越小,方向有所偏離,擺動次數減慢等)

3、什么叫擺動一次?如何設計實驗來證明擺動次數減慢了?

(預設:分別測量0—10秒之間、10—20秒、20—30秒、30—40秒擺擺動的次數)。

4、學生實驗

我們小組的單擺擺動次數的觀察記錄

(第組)

預測:同一個擺在自由擺動過程中,相同的時間內擺動的次數會。(變快、變慢、不變)

擺動次數

0~10秒次

10~20秒次

20~30秒次

30~40秒次

我們小組的發(fā)現:

5、學生交流匯報:同一個擺在自由擺動過程中,相同的時間內擺動的次數不變—擺的等時性。

三、觀察擺鐘

1、人們根據擺的等時性制造了擺鐘,觀察擺鐘在一分鐘內擺動的次數。

2、比較擺鐘相對于其它計時工具的優(yōu)越性。

3、比較擺鐘的擺動次數和我們自己做的擺的擺動次數,繼而進行課外的延伸—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1、老師也來做一個擺,把線的`一端系在螺帽上,另一端系在鐵架臺上,這樣就做成了一個簡單的擺,這個擺每分鐘也會擺動60次嗎?我們來測一下,測得時候要注意,擺線自然拉直,聽到口令后輕輕放開,千萬不能推一把;擺的角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別超過90度)。我請一個同學來幫忙計時,其余同學自己在心里默數。我們發(fā)現這個擺一分鐘擺了()次,說明不是每一個擺都是一秒鐘擺一次的。

(這一步需要嗎?因為通過后面的實驗也是能夠得出不是每一個擺都是一秒鐘擺動一次的,可以直接讓學生觀察擺在擺動過程中有什么變化嗎?但通過這一次我覺得和上一個環(huán)節(jié)過渡的更加合理一點。)

2、同學們,為了準確,我們再測一次,這次在數的過程中要求仔細觀察一下擺在擺動的時候有什么變化嗎?(預設:擺動的幅度越來越小了,擺的方向偏了,擺的速度越來越慢或快了。)

同學們發(fā)現的真不少,是不是在擺動過程中,擺真得擺得越來越慢了呢?你有什么方法進行研究?”

(我覺得這里讓學生說方法有點難的,該如何引導,需不需要讓學生進行討論)

3、老師這里也有一種方法,分別測量0——10秒之間、10——20秒、20——30秒、30——40秒擺擺動的次數。這種方法可以嗎?

(中間不間斷的測量數數對學生來說也是有難度,是否可以在自由擺動的過程中自由選擇,只要求是10秒就可以了!這樣可以似乎可以降低操作上的難度。但出現的一個問題是擺時間長了會停下來,該如何處理?)

4、實驗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

課件溫馨提示:1、這個實驗的時間把握很難,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2、如何記時和分工比較好?組內討論好之后來領器材。

3、實驗完成之后把數據拿上來匯總。

5、學生實驗,教師巡視,同時在投影儀下的記錄單上填寫。

《擺》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設。

2、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能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擺動的次數。

3、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據,并選擇有效的數據支持證據。

【科學知識】:

1、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則快。

2、認識到“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數據分析實驗結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反復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

2、體驗到對待科學研究要持嚴謹的態(tài)度;體驗合作、發(fā)現擺的規(guī)律的樂趣。

【教學重點】:探究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設計一個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與教師給的次數一樣。

【教學準備】:鐵架臺、量角器、秒表、直尺、線若干、鋼球、塑料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認識擺。

1、(課件出示擺鐘的圖片)教師模仿老鐘爺爺談話:孩子們你們好,你們還認識我嗎?

2、學生回答

3、(課件出示動態(tài)擺的裝置)教師模仿老鐘爺爺講述:大家說得沒錯,我就是鐘表,因為在我的肚子里有一個來回擺動的裝置,叫做擺。所以大家又叫我擺鐘。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玩一玩擺。(板書課題:擺)

4、擺是由擺線和擺錘組認識擺:(教師拿出一個用線系著鋼球的擺,邊演示邊說)成的,底下掛的鋼球叫做“擺錘”,擺錘可重可輕,可用墊圈、螺帽來做。上面掛的線叫做“擺線”,擺線可長可短。若讓它擺動起來,提起的這個角度叫做“擺角”,擺角可大可小。

二:研究“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1.(課件出示:動態(tài)小女孩蕩秋千的圖片)談話:你們玩過蕩秋千嗎?你有辦法讓這位小朋友蕩得更快些嗎?

2.提出問題: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3.學生提出假設,教師及時板書呈現學生的觀點。

大致有以下幾種假設:

(1).擺的快慢可能與擺線的長短有關系

(2).擺的快慢可能與擺錘的輕重有關系

(3).擺的快慢可能與擺角的大小有關系

4、談話:假設不一定是正確的,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證明吧。怎么做實驗呢?大家先來設計一下實驗。

5、學生設計實驗

6、評價指導設計方案

師:我們先看第一小組的設計方案,有請一位同學說出你們組的設計意圖

生:學生回答

師:很好,你們組的同學思維敏捷,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但你們的設計很快就會引起一場戰(zhàn)爭。

生:學生話劇表演

師:有智慧的人是不會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我說一個方案你們感覺如何?

師:我就用第一個假設舉例: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系嗎?

擺錘、擺角你倆保持不變,先讓擺線顯示一下自己的本領,擺線你變吧,你一會變長,一會變短,我們記錄15秒內擺的次數,用數據來說話。

7、學生分組實驗并分組匯報實驗結果

(方案如何,我們開始實驗,全班分成六個大組,每個大組又分成兩個小組,一個小組的擺線長,另一個小組的擺線短。)

教師強調實驗注意事項:

(1)、1號負責擺線,2號負責擺角,3號負責擺錘,4號負責計數,小組要注意分工合作完成實驗,實驗中要輕聲交流。

(2)、在按下秒表的同時要放擺錘,放擺錘時,不能給他任何外力。

(3)老師計時15秒,這個過程中,同學們一定要數準自己的擺擺動的次數。

《擺》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么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過程與方法:重復觀察和測量擺鐘每分鐘的擺動次數;動手制作一個單擺并觀察和測量單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進一步理解重復進行實驗的價值;感受探究計時工具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動手制作一個單擺并觀察和測量單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難點:通過觀測理解擺的等時性。

教學準備:擺鐘一個、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PVC架、棉線、鉤碼、鐵夾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前幾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哪幾種古老的計時方法?(太陽鐘、水鐘等。)還有很多類似的計時方法,如:一柱香、一個沙漏等等。雖然像日晷、水鐘以及燃油燈鐘、沙漏等一些簡易的時鐘,已經可以讓我們知道大概的時間,但是人們總希望有更精確的時鐘,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板書課題:機械擺鐘)

2、以擺作為振動系統的鐘稱為擺鐘。通常都有報時功能,所以又稱為自鳴鐘。1582~1583年,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發(fā)現了擺的等時性。1656~1657年,荷蘭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惠更斯利用擺的等時性原理發(fā)明了擺鐘。后經不斷改進,沿用至今。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P68資料庫中《教堂里的“擺”》,簡要說明伽利略是怎樣發(fā)現擺的規(guī)律的?

二、觀察鐘擺:

1、(出示擺鐘)擺鐘計時為什么可以這么精確呢?

觀察討論:擺鐘是怎樣來計量時間的?

2、用秒表測一測:鐘擺擺動怎樣算一次?擺鐘的擺每分鐘擺動幾次?

3、集體測量一次后反饋,問:鐘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相同嗎?

4、討論:課本中的記錄表為什么要讓我們測三次或更多次呢?

三、觀察我們的鐘擺:

1、我也做了一個單擺(出示單擺),介紹擺各部分的名稱。認識擺線、擺錘。它每分鐘擺動的次數是不是也是一樣的呢?

2、學生猜測后,師帶領學生集體測量三次。

3、是不是所有的單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都是一樣的呢?老師給你提供PVC架、棉線、鉤碼,你能做一個擺嗎?

4、小組合作制作一個單擺,并數一數0~10秒、10~20秒、20~30秒、30~40秒擺擺動的次數。(記錄表上的時間間隔可以讓各小組決定,只要相同間隔就可以了)

5、反饋交流結果。

6、討論:你有什么發(fā)現?

7、結合學生發(fā)現的(相同間隔時間段里,單擺擺動的次數是固定的),指出:單擺的這個特性就是等時性。利用這個特性,人類發(fā)明了擺鐘,大大提高了計時的精確度。

四、延伸思考:

雖然每個小組的單擺都具有等時性,但不同的單擺之間,擺動的速度確是不一樣的。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

反思:

牐牶獻餮習是個曾經時髦的話題,曾經讓很多的教育界人士怦然心動。講了多少套話,發(fā)表了多少理論。明知合作學習是相當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可是因為找不到有效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途徑而逐漸失去希望。然而,在今天的課上,我卻看到了合作探究的身影!

牐牻裉焓茄生第一次接觸擺。課由前面的太陽光影計時、滴水計時等計時方式來引入。把擺鐘展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感覺到,這個古老的擺鐘里也有著有關計時的知識。

牐犖頁鍪玖艘惶鬃槌砂詰牟考:PVC架、棉線、鉤碼。一邊組裝一邊告訴孩子,這是一個擺,是一個最簡易的單擺。這個演示的過程也就是讓孩子很快地明白做一個擺的方法,為后面的實驗作準備。

牐牻灘鬧杏辛礁鍪笛椋一是單擺在1分鐘的時間里擺動幾次。在實驗前,首先告訴孩子們,怎么來數擺的次數。這個細節(jié),不是啰嗦,而是一個很重要的,會影響實驗速度和數據準確性的重要因素。事實證明,在后面的數次數上沒有出現問題。

牐牶⒆用鍬叫地完成了實驗,雖然測到的數據參差不齊,可畢竟他們第一次制作了擺,第一次操作了擺。

牐犑奔湟丫花去了好多,我開始擔心后面的那個實驗是不是要受影響了。因為后面的實驗更加難操作一些。

牐犚桓靄冢是不是會出現先快后慢的現象呢?這個問題是很多人的擔心,也是比較正常的一種想法。于是,我們開始研究這個問題,用數據來說話。

牐犆10秒鐘為一個時間段,數出每個時間段的擺動次數。這個實驗可不那么容易操作。需要計時的和數次數的同學通力合作,對同伴之間的合作的默契要求比較高。對于連續(xù)計數學生還不是太明白,所以我先讓他們交流得出了這個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計時的要及時地告知每個時間段的分界點,比如“開始”、“10秒”、“20秒”等。其他組員合理分工,對各時間段的計數做到各負其責。最重要的是,每個成員要恪守職責,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這樣會使實驗效率得到提高。

《擺》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通過控制擺長,可以制成一個每分鐘擺60次(或任意次)的單擺。

2、過程與方法:經歷研究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的活動過程,經歷對擺長不斷調整直至使擺每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活動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為能測量到一個精確的實驗結果而不斷地進行研究的品質。

教學重點:

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

教學難點:

不斷調整使擺每分鐘正好擺動60次。教學準備:每組鐵架臺、夾子、鉤碼、尺子、計時器、記錄表教學過程:

一、引入(出示擺。)這是一個簡單的擺。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擺擺動的快慢與什么有關?(擺線長短。)

2、擺線長短是怎樣影響擺動次數的?——擺線長的擺的慢(擺動的次數少)、擺線短的擺的快(擺動的次數多)。教師板書。

二、擺長影響擺動次數實驗

1、出示30厘米和15厘米的擺。猜測:根據這種關系大家猜測一下擺長分別為15厘米和30厘米時擺每分鐘能擺幾次?你是根據什么猜測的?這數據只是大家的猜測,到底猜的準不準或和實際相差多少,我們還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它。

2、你認為實驗時我們要用到哪些材料?學生提到30厘米、15厘米的擺。師問:擺怎么做?A、提示“量”、“掛”的方法。怎么量?(請一生與老師合作演示。)尺子“0”刻度線對準擺繩開端,往上量準需要的長度用水筆作記號。怎么掛?掛的時候夾子邊緣對準記號點,多余的部分在桿上繞一圈。還需要什么材料?學生提到秒表。師問:計時的時候要注意什么?B、溫馨提示:a)“量”、“掛”要盡量準確(難度最大,不準會直接影響測量的結果。)b)計時一分鐘c)及時記錄d)重復幾次e)

注意:計時與放擺要同時開始,數數與計時要同時結束

3、為了節(jié)省時間,老師建議大家把擺長30厘米的和15厘米的同時進行實驗。學生自主實驗,教師及時指導(建議5分鐘內得出數據)

探究活動一:我們的擺一分鐘擺幾次第()小組記錄員:_____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大約幾次

擺繩長30厘米

大約()次

擺繩長15厘米

大約()次

4、匯報A、各組匯報:擺繩長30厘米和15厘米時各擺幾次。(師板書。)B、綜合分析:總結次數,分析誤差原因。(可能量的時候有誤差,可能測得時候有誤差。)從這里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經驗教訓?(測量要仔細,盡量減少誤差)

5、小結:根據各組實驗數據你覺得擺線的的減短引起了什么變化?(擺的快了,擺動次數增加了。)反過來呢?擺線的加長會引起擺動次數的減少。

三、做個“鐘擺”

1、擺長30厘米一分鐘擺動次數大約是50次,擺長15厘米一分鐘擺動次數大約是70次,根據這兩組數據,(投影出示問題討論。)要求以最快速度制作每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擺繩的長度該怎樣調整?第一次調整的長度該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小組討論。

3、匯報:你們組準備怎樣調整?你是怎樣想的?(把學生的思維過程展示出來。)如果按第一次調整的長度測出每分鐘并不是60次,怎么辦?(還要繼續(xù)不斷的調整。)如果調整后測出是59次或61次,比較接近60次了怎么辦?(調整的范圍要小一點。)

4、學生實驗,過程紀錄探究活動二:我們制作“鐘擺”的過程記錄第()小組記錄員:_____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大約幾次

擺繩長__厘米

擺繩長__厘米

擺繩長__厘米

擺繩長__厘米

我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結論是:當擺線長___厘米時,我的鐘擺每分鐘擺60次。

5、實驗匯報:方法與結論匯報。

6、小結:通過調整鐘擺的擺長,我們可以制成一個每分鐘擺60次的擺。

四、生活運用生活中,擺鐘有時走快了有時走慢了,你覺得該怎么辦???(調整擺線的長度。)

《擺》教學設計7

有人說,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句話似乎可以給不太理想的課后反思提供些慰藉。我則不喜歡,如果不好,就應該勇于面對,只有敢于面對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改進和提高。試講中發(fā)現了一些問題,研討之后找到了解決的有效手段,效果明顯地增強了,所以我感到很欣慰。再教設計的過程中感受是很深的,本來不覺得這樣的課會有什么深度與難度,鉆研之中卻發(fā)現恰恰相反,本課的難度的確不小。首先,三維目標的實現必須體現在探究過程之中,讓目標自然地實現其實并不容易;其次,與實驗相關的許多細節(jié)都要有鮮明有效的處理措施,而這些措施的策劃與選擇卻很需要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一個精巧構思的形成往往是在絞盡腦汁、輾轉反側、反復修改之后;再次,知識本身的內在邏輯聯系常常是教學流程的設計依據,發(fā)現這種聯系就需要教者對它有獨特透徹的理解,做到這一點也不像閑庭信步那樣容易;最后,字斟句酌、推敲教學語言,使之規(guī)范、恰當、精煉、生動,緊扣學生的心弦也很難做到。另外,我自身素質的提高仍然是當務之急。特別是對過渡語的設計能力太低,很久也想不出來一個比較恰當的“語言鏈接”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