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組沖泡大紅袍-溫州教科研課件_第1頁
2組沖泡大紅袍-溫州教科研課件_第2頁
2組沖泡大紅袍-溫州教科研課件_第3頁
2組沖泡大紅袍-溫州教科研課件_第4頁
2組沖泡大紅袍-溫州教科研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生活中的歷史——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衣·食·居篇王家躍溫州第五十八中學生活中的歷史——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衣·食·居篇王家躍溫州第1華夏有宅——南北民居華夏有衣——漢服華夏有飲——茶華夏有宅——南北民居華夏有衣——漢服華夏有飲——茶2華夏有飲——茶中國是茶的發(fā)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茶,乃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

華夏有飲——茶中國是茶的發(fā)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32組沖泡大紅袍-溫州教科研課件4茶之品華夏有飲——茶(品鑒課:即在六大茶系中挑選了幾種比較普及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茶,介紹其產(chǎn)地、特性、功效、制作工藝以及如何鑒別、品飲等;同時現(xiàn)場沖泡、品飲,感受茶味茶韻。)茶之品華夏有飲——茶(品鑒課:即在六大茶系中挑選了幾種比較普5茶葉分類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中國六大茶系傳統(tǒng)分法(以色澤或制作工藝)茶葉分類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中國六大茶系傳統(tǒng)分6青茶為什么叫烏龍茶?一.設(shè)疑導入:青茶為什么叫烏龍茶?一.設(shè)疑導入:7一為傳說:一個茶園主人去看快曬好的茶葉,發(fā)現(xiàn)那里有一條烏龍。他嚇壞了,過了幾天才敢回來看。茶葉在這幾天太陽之下氧化,不再是以前的綠茶,但是濃香可口。主人從此叫它烏龍茶。二為制茶人名稱而來:最先發(fā)明烏龍茶制法之人名字叫蘇龍(因人長得黑,人稱烏龍),所以茶因人而得名。三以茶葉形態(tài)色澤而來:茶葉在曬、炒、焙加工之后,色澤烏黑,條索似魚(比作龍)。在水中泡開,葉片似卷似曲,色澤烏青,有如烏龍入水。故而得名。烏龍茶的名字來源一為傳說:一個茶園主人去看快曬好的茶葉,發(fā)現(xiàn)那里有一條烏龍。8請找出哪包是烏龍茶?活動一:火眼金睛,找烏龍把裝入小袋中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茶(紅茶、綠茶、白茶、普洱茶、鐵觀音、大紅袍)分發(fā)給6人小組,要求學生區(qū)分挑選出烏龍茶。請找出哪包是烏龍茶?活動一:火眼金睛,找烏龍把裝入小袋中的各9青茶(烏龍茶)烏龍茶,亦稱青茶,品質(zhì)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它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甘醇。屬于半發(fā)酵茶,制作時適當發(fā)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有“綠葉紅鑲邊”之稱湯色清澈金黃,有天然花香,滋味濃醇鮮爽。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xiàn)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

青茶(烏龍茶)烏龍茶,亦稱青茶,品質(zhì)介于綠茶與101、閩北烏龍武夷巖茶、水仙、大紅袍、肉桂等。2、閩南烏龍鐵觀音、奇蘭、水仙、黃金桂等。3、廣東烏龍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4、臺灣烏龍凍頂烏龍、包種、烏龍等烏龍茶的種類1、閩北烏龍烏龍茶的種類11活動二:品鑒烏龍茶活動二:品鑒烏龍茶12活動二:品鑒烏龍茶以6人小組為單位,2組沖泡鐵觀音,2組沖泡大紅袍。1.這2種茶的名字都比較有特色,在品飲前先對茶名的由來做一個介紹,能增強學生對這2種茶的興趣和親近感。2.在品飲中,引導不同組的學生相互分享,對比茶湯的香氣、顏色和味道,同時老師穿插介紹2種茶的產(chǎn)地,生長環(huán)境,如何品飲鐵觀音,感受觀音韻,大紅袍作為“茶中之王”的神秘之處等內(nèi)容。3.品飲后,設(shè)問:這兩種茶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學生談感受,講區(qū)別)活動二:品鑒烏龍茶以6人小組為單位,2組沖泡鐵觀音,2組沖泡13但一定要快樂著,幸福著!辛苦著但一定要快樂著,幸福著!辛苦著14安溪鐵觀音福建安溪縣鐵觀音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產(chǎn)于福建安溪縣西坪?!皟?nèi)安溪”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這里的民諺說:“四季有花常見雨,嚴冬無雪有雷聲”,可謂得天獨厚;這里群山環(huán)抱,峰巒綿延,云霧繚繞,土質(zhì)大部分為酸性紅壤,呈弱酸性,非常適宜于茶的生長,又可謂得地之靈氣。

安溪鐵觀音福建安溪縣鐵觀音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15色澤烏潤砂綠。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鐵觀音清心明目,殺菌消炎,減肥美容和延緩衰老,防癌癥、消血脂、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功效鐵觀音的得名鐵觀音的保存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zhì)特征是:茶條卷曲,肥壯圓結(jié),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后湯色金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余香”。色澤烏潤砂綠。鐵觀音清心明目,殺菌消炎,減肥美容和延緩衰老,16

觀形:優(yōu)質(zhì)鐵觀音茶條卷曲、壯結(jié)、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蜒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表帶白霜。

聽聲:精品茶葉較一般茶葉緊結(jié),葉身沉重,取少量茶葉放入茶壺,可聞“當當”之聲,其聲清脆為上,聲啞者為次。

察色: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茶葉沖泡展開后葉底肥厚明亮(鐵觀音茶葉特征之一葉背外曲),具綢面光澤,此為上,湯色暗紅者次之。

聞香:精品鐵觀音茶湯香味鮮溢,啟蓋端杯輕聞,其獨特香氣即芬芳撲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有“七泡有余香”之譽。

品韻: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圣妙香”之妙說。細啜一口,舌根輕轉(zhuǎn),可感茶湯醇厚甘鮮;緩慢下咽,回甘帶蜜,韻味無窮。品飲鐵觀音觀形:優(yōu)質(zhì)鐵觀音茶條卷曲、品飲鐵觀音17大紅袍的傳說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廟老方丈看見,泡了一碗茶給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來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還被招為東床駙馬。一個春日,狀元來到武夷山謝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擁,到了九龍窠,但見峭壁上長著三株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著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著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老方丈說,去年你犯鼓脹病,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狀元聽了就要求采制一盒進貢皇上。狀元帶了茶回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脹,臥床不起。狀元立即獻茶讓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噬洗笙?,將一件大紅袍交給狀元,讓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賞。一路上禮炮轟響,火燭通明,到了九龍窠,狀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眾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后來,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做“大紅袍”了。有人還在石壁上刻了“大紅袍”三個大字。從此大紅袍就成了年年歲歲的貢茶。大紅袍的傳說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18巖骨花香,飲時甘馨可口,回味無窮大紅袍生長在巖壁溝壑爛石礫壤中,而經(jīng)風化的礫壤具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供茶樹吸收,不僅滋養(yǎng)茶樹,而且?guī)r茶所含的礦物質(zhì)微量元素也更豐富。峭壁上的茶,抓緊嘗個新鮮吧福建武夷巖茶“綠葉鑲邊兮紅袍罩身,善緣接善兮一泡心寧”“禪茶一味”巖骨花香,大紅袍生長在巖壁溝壑爛石礫壤中,而經(jīng)風化的礫壤具19茶樹所處的峭壁上,有一條狹長的巖罅,巖頂終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蘚之類的有機物,因而土壤較它處潤澤肥沃。茶樹兩旁巖壁直立,日照短,氣溫變化不大,再加上平時茶農(nóng)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時,一定要調(diào)技術(shù)最好的茶師來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紅袍的成茶具有獨到的品質(zhì)和特殊的藥效。經(jīng)茶師評定,大紅袍茶沖至9次,尚不脫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沖至7次,味就極淡。從而奪得了“茶中之王”桂冠,名聞海內(nèi)外。大紅袍是武夷山最負盛名的茶樹,被譽為“茶中之王”,生長在九龍窠內(nèi)的一座陡峭的巖壁上?!安柚兄酢辈铇渌幍那捅谏?,有一條狹長的巖罅,巖頂終年20歷史上的大紅袍,本來就少,而如今公認的大紅袍,僅是九龍窠巖壁上的那幾棵。滿打滿算,最好的年份,茶葉產(chǎn)量也不過幾百克。自古物以稀為貴。這么少的東西,自然也就身價百倍。民國時一斤就值64塊銀元,折當時大米4000斤。1998年,有九龍窠大紅袍母茶茶葉拿到市場拍賣,20克竟拍出15.68萬元的天價,創(chuàng)造了茶葉單價的最高紀錄!大紅袍的神秘,在于它的稀貴2006年,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tǒng)制作技藝作為全國唯一類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并開始申報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07年,大紅袍絕品作為首份現(xiàn)代茶樣品入藏國家博物館。歷史上的大紅袍,本來就少,而如今公認的大紅袍,21香氣:香氣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氣從鼻中出,若能聞到幽幽香氣的,其香品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為上。清香型(輕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為上。滋味:入口甘爽滑順者美,苦、澀、麻、酸者劣。茶水無質(zhì)感,淡薄者為下品??酀兜妮p重往往決定巖茶品質(zhì)高低。沖泡次數(shù),通常為八泡左右,超過八泡以上者更優(yōu)。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钡恼f法。外形:干茶的外形色澤也可以作為品質(zhì)鑒別的參考。通常要求外形勻整,條索緊結(jié)壯實,稍扭曲,色澤油潤帶寶色。陳茶則色澤灰褐。條形不完整或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葉的葉底也可以作為茶葉品質(zhì)的參考,應(yīng)軟亮勻齊,葉底紅邊明顯。優(yōu)質(zhì)茶應(yīng)具備:無明顯苦澀,有質(zhì)感(口中茶水感覺黏,有稠度),潤滑,回甘顯,回味足(初學者不易把握這一巖韻的特點)。

大紅袍的品鑒香氣:香氣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大紅袍的品鑒22觀音韻的感覺從聞香開始,“如梅似蘭”的香氣,你想像它是什么香,它就有什么香,而且它就有一種神奇的穿透力,會穿透你的五臟六腑,甚至于每個細胞,而其他品種聞香的時候,頂多也就到了喉嚨,然后馬上失去了感覺,而且這種香氣會讓你感覺“俗”,而鐵觀音的香氣則表現(xiàn)為“雅”,就好像我們聞到了茉莉花和蘭花之間的區(qū)別,這估計就是有韻和沒韻之間的差別之一。其二,入口一霎那的“鉆”感覺,鐵觀音一入口就好像千萬個神奇的物質(zhì)“鉆”進你的牙縫,并且向兩腮擴張,直入喉根底部,在舌的表現(xiàn)則為被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冰膜,并有一點“油”的感覺......而其他烏龍茶則沒有這種感覺,一般是粗淡或平淡的感覺。其三,回味的感覺,鐵觀音的回甘和其他品種又有不同,鐵觀音的回甘帶有“氣”的感覺,兩腮生津,而這種特有的“氣”則從鼻子沖出,并且這種“氣”從喉嚨到鼻孔之間長時間保留;而其他品種則沒有這種感覺......觀音韻觀音韻的感覺從聞香開始,“如梅似蘭”的香氣,23生活中的歷史——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衣·食·居篇王家躍溫州第五十八中學生活中的歷史——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衣·食·居篇王家躍溫州第24華夏有宅——南北民居華夏有衣——漢服華夏有飲——茶華夏有宅——南北民居華夏有衣——漢服華夏有飲——茶25華夏有飲——茶中國是茶的發(fā)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茶,乃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

華夏有飲——茶中國是茶的發(fā)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262組沖泡大紅袍-溫州教科研課件27茶之品華夏有飲——茶(品鑒課:即在六大茶系中挑選了幾種比較普及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茶,介紹其產(chǎn)地、特性、功效、制作工藝以及如何鑒別、品飲等;同時現(xiàn)場沖泡、品飲,感受茶味茶韻。)茶之品華夏有飲——茶(品鑒課:即在六大茶系中挑選了幾種比較普28茶葉分類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中國六大茶系傳統(tǒng)分法(以色澤或制作工藝)茶葉分類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中國六大茶系傳統(tǒng)分29青茶為什么叫烏龍茶?一.設(shè)疑導入:青茶為什么叫烏龍茶?一.設(shè)疑導入:30一為傳說:一個茶園主人去看快曬好的茶葉,發(fā)現(xiàn)那里有一條烏龍。他嚇壞了,過了幾天才敢回來看。茶葉在這幾天太陽之下氧化,不再是以前的綠茶,但是濃香可口。主人從此叫它烏龍茶。二為制茶人名稱而來:最先發(fā)明烏龍茶制法之人名字叫蘇龍(因人長得黑,人稱烏龍),所以茶因人而得名。三以茶葉形態(tài)色澤而來:茶葉在曬、炒、焙加工之后,色澤烏黑,條索似魚(比作龍)。在水中泡開,葉片似卷似曲,色澤烏青,有如烏龍入水。故而得名。烏龍茶的名字來源一為傳說:一個茶園主人去看快曬好的茶葉,發(fā)現(xiàn)那里有一條烏龍。31請找出哪包是烏龍茶?活動一:火眼金睛,找烏龍把裝入小袋中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茶(紅茶、綠茶、白茶、普洱茶、鐵觀音、大紅袍)分發(fā)給6人小組,要求學生區(qū)分挑選出烏龍茶。請找出哪包是烏龍茶?活動一:火眼金睛,找烏龍把裝入小袋中的各32青茶(烏龍茶)烏龍茶,亦稱青茶,品質(zhì)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它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甘醇。屬于半發(fā)酵茶,制作時適當發(fā)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有“綠葉紅鑲邊”之稱湯色清澈金黃,有天然花香,滋味濃醇鮮爽。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xiàn)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

青茶(烏龍茶)烏龍茶,亦稱青茶,品質(zhì)介于綠茶與331、閩北烏龍武夷巖茶、水仙、大紅袍、肉桂等。2、閩南烏龍鐵觀音、奇蘭、水仙、黃金桂等。3、廣東烏龍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4、臺灣烏龍凍頂烏龍、包種、烏龍等烏龍茶的種類1、閩北烏龍烏龍茶的種類34活動二:品鑒烏龍茶活動二:品鑒烏龍茶35活動二:品鑒烏龍茶以6人小組為單位,2組沖泡鐵觀音,2組沖泡大紅袍。1.這2種茶的名字都比較有特色,在品飲前先對茶名的由來做一個介紹,能增強學生對這2種茶的興趣和親近感。2.在品飲中,引導不同組的學生相互分享,對比茶湯的香氣、顏色和味道,同時老師穿插介紹2種茶的產(chǎn)地,生長環(huán)境,如何品飲鐵觀音,感受觀音韻,大紅袍作為“茶中之王”的神秘之處等內(nèi)容。3.品飲后,設(shè)問:這兩種茶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學生談感受,講區(qū)別)活動二:品鑒烏龍茶以6人小組為單位,2組沖泡鐵觀音,2組沖泡36但一定要快樂著,幸福著!辛苦著但一定要快樂著,幸福著!辛苦著37安溪鐵觀音福建安溪縣鐵觀音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產(chǎn)于福建安溪縣西坪?!皟?nèi)安溪”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這里的民諺說:“四季有花常見雨,嚴冬無雪有雷聲”,可謂得天獨厚;這里群山環(huán)抱,峰巒綿延,云霧繚繞,土質(zhì)大部分為酸性紅壤,呈弱酸性,非常適宜于茶的生長,又可謂得地之靈氣。

安溪鐵觀音福建安溪縣鐵觀音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38色澤烏潤砂綠。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鐵觀音清心明目,殺菌消炎,減肥美容和延緩衰老,防癌癥、消血脂、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功效鐵觀音的得名鐵觀音的保存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zhì)特征是:茶條卷曲,肥壯圓結(jié),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后湯色金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余香”。色澤烏潤砂綠。鐵觀音清心明目,殺菌消炎,減肥美容和延緩衰老,39

觀形:優(yōu)質(zhì)鐵觀音茶條卷曲、壯結(jié)、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蜒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表帶白霜。

聽聲:精品茶葉較一般茶葉緊結(jié),葉身沉重,取少量茶葉放入茶壺,可聞“當當”之聲,其聲清脆為上,聲啞者為次。

察色: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茶葉沖泡展開后葉底肥厚明亮(鐵觀音茶葉特征之一葉背外曲),具綢面光澤,此為上,湯色暗紅者次之。

聞香:精品鐵觀音茶湯香味鮮溢,啟蓋端杯輕聞,其獨特香氣即芬芳撲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有“七泡有余香”之譽。

品韻: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圣妙香”之妙說。細啜一口,舌根輕轉(zhuǎn),可感茶湯醇厚甘鮮;緩慢下咽,回甘帶蜜,韻味無窮。品飲鐵觀音觀形:優(yōu)質(zhì)鐵觀音茶條卷曲、品飲鐵觀音40大紅袍的傳說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廟老方丈看見,泡了一碗茶給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來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還被招為東床駙馬。一個春日,狀元來到武夷山謝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擁,到了九龍窠,但見峭壁上長著三株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著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著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老方丈說,去年你犯鼓脹病,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狀元聽了就要求采制一盒進貢皇上。狀元帶了茶回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脹,臥床不起。狀元立即獻茶讓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噬洗笙玻瑢⒁患蠹t袍交給狀元,讓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賞。一路上禮炮轟響,火燭通明,到了九龍窠,狀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眾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后來,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做“大紅袍”了。有人還在石壁上刻了“大紅袍”三個大字。從此大紅袍就成了年年歲歲的貢茶。大紅袍的傳說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41巖骨花香,飲時甘馨可口,回味無窮大紅袍生長在巖壁溝壑爛石礫壤中,而經(jīng)風化的礫壤具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供茶樹吸收,不僅滋養(yǎng)茶樹,而且?guī)r茶所含的礦物質(zhì)微量元素也更豐富。峭壁上的茶,抓緊嘗個新鮮吧福建武夷巖茶“綠葉鑲邊兮紅袍罩身,善緣接善兮一泡心寧”“禪茶一味”巖骨花香,大紅袍生長在巖壁溝壑爛石礫壤中,而經(jīng)風化的礫壤具42茶樹所處的峭壁上,有一條狹長的巖罅,巖頂終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蘚之類的有機物,因而土壤較它處潤澤肥沃。茶樹兩旁巖壁直立,日照短,氣溫變化不大,再加上平時茶農(nóng)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時,一定要調(diào)技術(shù)最好的茶師來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紅袍的成茶具有獨到的品質(zhì)和特殊的藥效。經(jīng)茶師評定,大紅袍茶沖至9次,尚不脫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沖至7次,味就極淡。從而奪得了“茶中之王”桂冠,名聞海內(nèi)外。大紅袍是武夷山最負盛名的茶樹,被譽為“茶中之王”,生長在九龍窠內(nèi)的一座陡峭的巖壁上?!安柚兄酢辈铇渌幍那捅谏?,有一條狹長的巖罅,巖頂終年43歷史上的大紅袍,本來就少,而如今公認的大紅袍,僅是九龍窠巖壁上的那幾棵。滿打滿算,最好的年份,茶葉產(chǎn)量也不過幾百克。自古物以稀為貴。這么少的東西,自然也就身價百倍。民國時一斤就值64塊銀元,折當時大米4000斤。1998年,有九龍窠大紅袍母茶茶葉拿到市場拍賣,20克竟拍出15.68萬元的天價,創(chuàng)造了茶葉單價的最高紀錄!大紅袍的神秘,在于它的稀貴2006年,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tǒng)制作技藝作為全國唯一類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并開始申報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07年,大紅袍絕品作為首份現(xiàn)代茶樣品入藏國家博物館。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