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賈城或泥城考_第1頁
陸賈城或泥城考_第2頁
陸賈城或泥城考_第3頁
陸賈城或泥城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陸賈城或泥城考

呂賈,楚族人,公元前240年生,公元前170年死于漢文帝(公元前170年)。陸賈在漢高祖統(tǒng)一中國的過程中,由于具有出色的外交才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秦末時期,南海尉趙佗趁秦、漢群雄相爭之際,武力統(tǒng)一了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陸賈奉高祖之命出使南越,并成功規(guī)勸趙佗放棄帝號,向西漢稱臣并奉守漢約。事成之后高祖十分喜悅,拜陸賈為中大夫。孝惠帝時,呂后專權,西漢與南越國關系又跌入低谷。呂后死后,陸賈再度出使南越,重新恢復了西漢與南越國的友好關系,再次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陸賈來南越國總共有兩次,第一次成功說服趙佗后,趙佗十分欽佩陸賈的才干,認為“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并“留與飲數(shù)月”。而在陸賈第二次出使南越,趙佗也以“與賈有舊,相待有加禮”,并帶著陸賈“游覽國中名勝”,盡歡而散。由此可見,陸賈在南越國都城番禺(即現(xiàn)在的廣州)所待時間不短,歷史上關于陸賈在廣州的遺跡也有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要數(shù)陸賈城(一說為泥城)。歷史上關于陸賈城或泥城的記載,主要有:陸賈故城,在縣西一十四里。賈之來也,佗不即前,賈故為城以待之。(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卷34)陸賈初至南越,筑城于番禺西滸以待佗,名曰陸賈城。其遺基在郊西十里,地名西場,一曰西侯津亭。出城凡度石長橋一、短橋二,乃至。予之生寶在其地,所居前對龜峰,后枕花田,白鵝潭吞吐其西,白云山盤回其東。泉甘林茂,有荔枝灣、花塢、藕塘之饒。蓋賈之所嘗經(jīng)營者也。其湯沐在錦石之山。其魂魄或賞游此。予嘗欲以宅地作賈祠。私俎豆之。(明,屈大均,《廣東新語》)陸賈城,在城西十里,地名西場。漢大中大夫陸賈使南越,佗未即前,賈筑城以待之。(清,仇巨川,《羊城古鈔》)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陸賈城最早出現(xiàn)是在唐朝李吉甫所撰《元和郡縣志》中,而《史記》與《漢書》均未提及陸賈城與陸賈筑城等待趙佗之事,此外,唐人劉恂《嶺表錄異》、清人張渠《粵東聞見錄》及陳徽言《南越游記》也沒有記載陸賈城。那究竟是否存在陸賈城呢?關于陸賈城考證的文章,暫時只見《也談西場與陸賈城及彩虹橋——古粵征微之五》,作者為錦鴻,發(fā)表于《羊城今古》2002年第2期。作者提出兩個疑點,一是根據(jù)《廣東新語》中關于“西場”的記載“出城凡度石長橋一、短橋二,乃至(陸賈城)”,指出此話嚴重失實。翻閱宋代和清代廣州城圖輿,西場應在廣州城西郊之終端,根據(jù)清代地圖所示,由西門口出,過西濠一短橋,經(jīng)第一津、司馬坊過彩虹橋(長橋),再經(jīng)廣雅沖冼家莊一短橋,確實符合屈大均所述“出城凡度石長橋一、短橋二”,但所到之處卻非西場,并且離西場還有遠遠一段距離;他的疑點二,是陸賈首次入來南越國,史書并未提及有雄獅護駕,也許只是輕裝簡從,要在廣州郊外建城必定費時費力。有可能筑城只是虛張聲勢,實則蓄勢待變,與趙佗成對峙狀態(tài)。縱觀此文,作者雖言之有理,但并沒有充分的證據(jù)說明陸賈城究竟是否存在,反而顯得疑點越來越多。也有一些文章認為,陸賈筑城是為了給趙佗傳達“修誠”的含義,“修誠”與“修城”同音,但是“修誠”一詞最早見于唐代陸贄的文章中,“朕以銷災謝譴,莫大于修誠;節(jié)用愛人,必先於克己?!倍靶拚\”一詞于西漢并未使用,因此這個觀點也不充分。翻閱陸氏家譜,上面簡要記載了陸賈第一次南下的情況:由于交通不便路上坎坷,陸賈一行橫亙在粵北的數(shù)百里大山不能攀爬而過,于是繞道經(jīng)湘西進入廣西,路經(jīng)德慶,一路往東來到番禺。而且秦朝當年平定嶺南所修建的靈渠,自秦至唐宋,一直是溝通五嶺南北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陸賈很有可能就是走此水路自西向東來南越。由此看來,陸賈應該是在番禺城西位置登陸,這與《元和郡縣志》所記“陸賈故城,在縣西一十四里”基本相符。趙佗見陸賈,《史記·陸賈列傳》是這樣記載:“高祖使陸賈賜尉他印為南越王。陸生至,尉他魋結(jié)箕見陸生……陸生曰‘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于是尉他乃蹶然起坐,謝陸生曰:‘居蠻夷中久,殊失禮義’”。按照語境分析,這段話應是發(fā)生在番禺城中,而非城外郊區(qū)。陸賈對趙佗說“君王宜郊迎”,由此可得趙佗并沒有到城外迎接陸賈。陸賈持符而來,此符應屬于“專使符節(jié)”,專使符節(jié)是皇帝派出的欽使所持有的信物和標志。凡持有專使符節(jié),在外可以代表皇帝和國家。如蘇武出使匈奴,持漢節(jié)19年而不棄。因此,按照西漢禮儀,趙佗理應郊迎。但此時南越國與西漢并非臣屬關系,趙佗沒去郊外迎接陸賈,倒也不能說失禮。在匈奴未歸附西漢王朝之前,也不會專門派人來郊迎西漢派外使者,西漢派外使者到達匈奴之后,要想面見單于還得聽從匈奴主客的安排,只有主客向單于稟報,征得單于的同意之后,西漢派外使者才有資格面見單于。如果要想得到單于禮節(jié)上的尊重,西漢派外使者還得依照匈奴的習俗“去節(jié)”、“以墨黥面”,然后才得以在穹廬里面面見單于。如果不那樣做的話,西漢派外使者也就只能在穹廬外面等待單于的接見。由此看來,西漢的外交禮儀,應是本著尊重對方習俗為先。陸賈對趙佗說了一番話后,趙佗蹶然起坐,對陸賈說“居蠻夷中久,殊失禮義”,其失禮,應是指其“魋結(jié)箕倨”見陸賈,而非沒有郊迎陸賈的緣故。魋結(jié)箕倨的意思,就是梳著一撮錐子一樣的發(fā)髻,簸箕一樣伸開兩腿坐著,是一種輕視傲慢的姿態(tài)。箕踞,在古代素來是貶義詞,《戰(zhàn)國策》中就有“箕踞而罵”。通過《史記》等一手資料的記載,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一,陸賈確實是在城外西郊登陸,這與陸賈城的位置大致相符;二,趙佗沒有郊迎陸賈,對陸賈有失禮儀;三,無法確切陸賈是否有筑城。既然無法確切陸賈是否有筑城,我們不妨談談陸賈筑城的可能性。由于史書并沒有記載陸賈一行人數(shù),我們不妨參考《漢書》,同樣作為使節(jié)的蘇武和張騫赴西域的人數(shù),“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儆嗳司恪?“騫行時百余人”,都是一百余人,因此筆者推測陸賈一行估計也是一百人左右。西漢外派使者,在所途經(jīng)的郵、亭等機構(gòu)都要對他們提供食宿,以及牲畜等交通工具。陸賈一行自廣西進入南越國達到番禺城外,在沒有食物補給的情況下,100多人是否還能堅持等待趙佗?是否有能力筑城?筆者表示懷疑。另外,趙佗在樂昌筑“趙佗城”、英德筑“萬人城”,還在番禺西邊的北江的天然險要之處——石門,派重兵把守,形成三道防線,可見趙佗的防御意識非常充分。倘若陸賈100余人在番禺城西筑城,此地位于交通要沖,更具有軍事戰(zhàn)略意義,趙佗豈會坐視不理任由陸賈筑城,顯然不合情理陸賈城也被稱為泥城,關于“泥城”名稱的由來,錦鴻在《也談西場與陸賈城及彩虹橋》寫道:“陸賈城位處要沖……以作拱衛(wèi)廣州之西邊前沿衛(wèi)城。衛(wèi)城既所謂附城亦坐離城,直義為城外之城,此‘離’與離宮、離岸、離島之‘離’義同?;浾Z‘返黎’之義即‘回來’,陸賈南來而筑城,時人或曾俗稱為‘來城’,粵語‘來’讀‘黎’,又與‘泥’同,且系以泥筑之故稱泥城;又‘黎’音同‘離’?!喑腔蛴呻x城、來城轉(zhuǎn)音而得名?!逼鋵?衛(wèi)城一詞來自西方,指建在高處的城邦國家的都城,如雅典衛(wèi)城和邁錫尼衛(wèi)城等;另外,中國古代也沒有“離城”的稱呼,所以“泥城”由“離城”而來這個解釋并不合情理。實際上,廣州的“泥城”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清代: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二日,英人調(diào)撥火輪船二,分襲省西之泥城。泥城者,佛山鎮(zhèn)之要路,北門之管寄焉。協(xié)將岱昌與戴罪留營之劉大忠守之,聞炮聲,倉皇遠遁,官兵皆望風而靡,遂燒我?guī)煷嗵?。又乘勝回劫十三洋?修逋怨也。初三日,英人分鼓登岸,水陸交攻,防兵皆潰。初五日,攻四方炮臺,陷之。(清,樊封,《夷難始末》)夷人焚泥城所備木筏材料及油薪船三十余艘。(《番禺縣志》)道光辛丑……夷人用炮摧之,散碎無余,遂直抵泥城逍遙觀眾。援軍不戰(zhàn)而潰,夷酋整隊及城下焉。(清,樊封,《南海百詠續(xù)編》)由上可知,泥城位于佛山通往廣州的主要道路上,佛山在廣州的西南,因此泥城也應位于廣州城之西南,這與史料記載陸賈城位于廣州西北有差異?!澳喑钦摺遍T之管寄焉”,此話怎解呢?《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倍蓬A注:“管,鑰也?!币馑际潜硎拒娛乱鼗蚴赜厝?。因此,筆者認為,泥城只是清朝廣州城外一個軍事要塞,與陸賈或陸賈城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僅僅和陸賈登陸地點稍接近,被后人混為一談。陸賈城還被稱為“西侯津亭”,實則西侯津亭建于唐代,位于流花湖上,流花湖古為天然湖泊,稱之為蘭湖或芝蘭湖,是廣州北上的水路大門,來往廣州的船只,都從這里經(jīng)司馬涌入廣州,是軍事要塞,交通要道。因此“西侯津亭”和陸賈城也無直接關系。陸賈成功說服趙佗歸順漢朝后,在嶺南待了一段時間,“趙佗乃大說陸生,留與飲數(shù)月。曰:‘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n陸生橐中裝直千金,他送亦千金?!?“趙佗以陸賈有威儀文采,為越之華”,建造越華樓送陸賈。越華樓位于城西十里戙滘澳,戙滘澳即在現(xiàn)廣州荔灣區(qū)彩虹橋附近,這與陸賈來越登陸廣州的位置相當接近。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陸賈確實是在廣州城西居住過一段時間,但現(xiàn)有資料只能證明是發(fā)生在陸賈見趙佗后。而陸賈筑城待趙佗之事,應是后人把陸賈登陸廣州與在越華樓居住之事混為一談,或有意編造出來的一段故事,來烘托陸賈的偉大形象,純屬于史家的頌美之詞,這也許是陸賈后代的擴大使得陸賈在嶺南的影響力增大的緣故吧。陸賈在西漢時來廣東做使者并沒有留下,唐宋以后,陸氏家族才開始在嶺南落地生根,隨著陸氏后人的不斷繁衍,為感謝陸賈對嶺南所做的貢獻,因而才生產(chǎn)并開始流傳陸賈筑城待趙佗之故事。目前,廣州現(xiàn)存唯一的陸賈遺跡,是位于西村廣州發(fā)電廠南門圍墻內(nèi)的“開越陸大夫駐節(jié)古址”碑,但此碑并非當年矗立,而是民國時期才立,蓮青石質(zhì)地,字體為行書。紀念碑旁邊曾經(jīng)還有“開越陸大夫駐節(jié)故址紀念亭”,此亭1930年冬奠基,1932年1月落成,由鋼筋水泥構(gòu)造,各柱間由長條作為連成,亭頂為綠色琉璃瓦,紀念碑既在亭內(nèi)正中間。但很可惜,紀念亭已毀。紀念亭入口兩柱子上曾經(jīng)還有一對聯(lián),聯(lián)文是:片語定南邦,談笑頓消蠻長氣;千秋留小筑,登臨想見漢官儀。此外,在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居粵陸族建起了“開越陸大夫祠”,位于廣州城內(nèi)錢局街與惠愛街之間,即現(xiàn)在倉邊路口與中山四路之間。開越陸大夫祠共四進,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