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格拉底的學說一、史料。做希臘哲學史的人最難定蘇格拉底的學說,究竟是什么?這種困難由于幾層原因。第一,他自己不曾著書;第二,他的弟子柏拉圖,處處用他做說話的人。我們讀柏拉圖的書時,很難分別哪些話是柏拉圖自己的,哪些話真是蘇格拉底的,第三,亞里士多德雖曾論及蘇格拉底的學說,卻又太簡略了,叫人不容易懂得。一一因此,這二千多年以來,這個大問題,竟不曾有完全滿意的解決,依我個人的意見,大概近年新出的約翰伯內(nèi)特教授的早期希臘哲學(1914),講這個問題最講得圓滿。本章所論大半都根據(jù)于這部書。所有我自己增添之處,并非別有見解,不過因為伯內(nèi)特教授的書不便初學,不能直譯,故不能不增加材料詳細解說。二、自敘。柏
2、拉圖的裴多篇里,有一段說蘇格拉底自敘他的思想變遷的歷史,他說他少年時候最愛研究“天然科學”,要想知道萬物的原因和存在變遷之故。他自己尋思生物的原起是否由于冷熱兩者的結合,他的形狀是平的呢?還是圓的呢?感覺與知識有何關系,我們思想的作用是由于氣呢?還是由于血呢?這種種問題,他想來想去,總沒有滿意的解決。后來他聽見阿那克薩哥拉有一部書說萬物原起都由于心(nous),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不料他讀了那書,才知道阿那克薩哥拉還只是說氣,說以太,說水,和種種不相干的東西。他的“心”不過是一種“做戲無法,出個菩薩”的救急方法。他因此大失所望,后來決意自己去研究一種新方法。他自己說這個方法的性質如下:從此以后,
3、我對于研究外物一事覺得有點厭倦了。我想人看日蝕,須要用一盤水看水底的影子,才不致被日光傷了目力。我如今也是如此,我若單用眼睛去觀察外物,將來恐怕要亂了我的心靈。所以我決意從“識別”(Judgments,Jowett譯作“ideas,Cary譯作Reasons;此從Burnet譯)一方面下手,要從這里面尋出外物的道理來。我的方法是,我先指定一條最強的理論,認為真的;凡有不合于這條的,我便以為不真的。(,99100)這一段說蘇格拉底的方法很重要,他要從“識別下手,要從“識別里面尋出外物的道理。他人說他的方法是先認定一條公理,作為是非的標準。這話初看去是演譯的方法,其實不然,伯內(nèi)特說他這種公理不過是
4、一個假定的根據(jù)(Hypothesis)。辯論的時候,雙方都承認這個假設,便可辯論。蘇格拉底的辯論都是如此。他總是先提出一個假定的理論,問他的對家承認不承認。若承認了,他便一問一答的問,那人不能不承認那先定的根據(jù)不是真的,于是蘇格拉底又換一個理論,問他的對家承認不承認。承認之后,他又設法把那個根據(jù)推翻。如此上去,叫那人覺得他的理論都不能成立。然后蘇格拉底慢慢的把他引到一個正確的根據(jù)上。我們可舉一個例。色諾芬的回憶錄里面有一段()記蘇格拉底和一個少年問答。那少年說自己想做一個政治家;蘇格拉底對他說,一個政治家應該知道什么叫做正,什么叫做不正,那少年說他都知道。蘇格拉底說,我們何不畫兩行,一行寫“正
5、”的事,一行寫不正事,這個辦法好么?那少年答道,“好?!贝?不正的一行。答?不正。答?不正。答?不正。答?那是自然的。答?那可不然,那是“正”的。答?很正的。答?正的。但是我以為你剛才所說欺騙擄掠的事,不過單指對于朋友說的。答?我想是的。答?正是如此。答?我看這事該在正的一行。答?只好放在正的一行。答?也應該在正的一行。答?我把那話收回。答?我如今竟不能相信自己回答的話了。我剛才說的話,經(jīng)不起你一問,便覺得和我說那話時完全不同了。這是他問答辯證的方法,這里所引的一段是破壞的方法。有時他把對家所承認的假定都推翻了,然后重新舉許多例,一條一條的證明一個正當?shù)睦碚?。那就是建設的方法了。三、全稱界說。
6、亞里士多德說蘇格拉底主張兩事:一是歸納的論理,一是全稱的界說,這兩事其實只是一事,歸納的論理就是蘇格拉底的問答做的辯論。這種問答,從許多做法的例上歸到一個全稱的界說,故可說是歸納的論理,什么叫做“全稱的界說”呢?例如說:“孔子、墨子、孟子都是人?!边@種界說,從個體里面認出他們的“共相”,認出他們同是“什么”(TomEbmc),這便是全稱的界說。這個“什么”,往往譯作“概念”(Conepts)。伯內(nèi)特()極不贊成這個譯名,他以為“概念”和蘇格拉底的本意不對,故改譯作“Forms”,直譯為“法”,我認為“法”與后來亞里士多德的“法”相混,故譯為“共相”。原文是Ein,或Iseal,蘇格拉底,柏拉圖
7、和亞里士多德三人所用本是一個字,不過意義各不同,故譯為蘇格拉底的“共相”,柏拉圖的“意象”,亞里士多德的“法”。蘇格拉底說人的感覺只能知個體的事物,不能知他們的共相。共相須由心靈用理論推得。譬如我們說這塊木頭和那塊木頭相等,這塊石頭和那塊石頭相等。這個“相等”是從哪里來的呢?我們決不曾先拿一個“相等性”去做觀察的標準,可見這個“相等性”是由觀察外物引起來的。但是外物的觀察雖能引起這個“相等性”,那觀察的外物卻仍舊是木頭石頭,究竟不是“相等性”。那些木頭石頭有時相等,有時不相等,可見那“相等性”并非外物所能發(fā)生的。我們見了那些相等或不相等的木石,便引起一個“相等性”。這個“相等性”是我們回想起來
8、的。那“相等性”只是一個絕對相等的法相。我們從相等的外物回想到那絕對的相等性。見外物是感覺的作用,回想到相等性是心理的作用。此外,見美的物便回想到美相,見善事便回想到善相,都是這個道理。這種“共相”的學說本來起于畢達哥拉斯一派的數(shù)理論。講算學的人自然最容易從幾個三角形上想到三角形的絕對法相;從這個圓那個圓想到絕對的圓相。但是蘇格拉底把這個學說推廣出來,包括一切道德和美術的問題。四、個體與共相的關系。我們?nèi)舫姓J有一個“美”的共相,還須問什么東西使我們承認這物或那物是美的。例如說“這朵玫瑰花很美”,我們?yōu)槭裁凑f它美呢?若說是“因為這花有那種胭脂色”,何以北京城的許多中年婦人把臉染成那種顏色,不但不
9、美,反更丑了!換句話說,“什么東西使這花美呢?”蘇格拉底簡單回答道,美的有美相,所以是美的,大的有大相,所以是大的;小的有小相,所以是小的。這話還不大明白,他又說,“如果美相之外還有別物可稱為美的,那物所以為美,只因為他分得絕對美相的一體。這個道理可推到一切種種”。又說“除了分得美相的一體,此外別無他法可使一物美的?!边@種學說叫做“分得說”(Theoryofpartticipation)?!胺值谩本褪敲献铀f的“具體而識”,可惜“具體”二字被日本人用來譯西文的“Concrete”了,我只好改譯作“分得”。蘇格拉底的分得說,是說個體事物分有絕對美相的一體,方才可稱作“美的”;分有絕對善相的一體,
10、方才可稱作“善的”;分有絕對大相的一體,方才可稱為“大的”。換過來說,因為美相的一體存在那物里面,所以我們覺得他是“美的”;若沒有那一部分的美的存在,那物就不美了。總而言之,這學說的大旨是個體的事物所以能美,是因為他“分得”絕對美相的一部分,是因為絕對美相有一部分“存在”他里面。但是,那共相總不能完全存在個體事物里面,那美人,美花,美的風景,只分到“美”的一部分,大家都想到絕對的美,但終不能得到那地步。雖然如此,那絕對的“美”并不是別有一種獨立的實在。柏拉圖的共和篇里面蘇格拉底說:正,不正,善,惡,和別的種種共相,每個本只是一個;但是因為他和事事物物或和別的共相,交通并會,到處呈現(xiàn),所以每個共
11、相竟好像成了無數(shù)共相??梢娞K格拉底不說這些共相在物界之外另有一個意界象的存在,他也不肯承認一切物事離了分得共相的一體,還能有什么意義。大概當時蘇格拉底不滿意于那些“哲人”的知識論。如普洛泰戈拉的主觀主義,如高爾吉亞的完全懷疑主義,都趨于破壞一方面。蘇格拉底要想從建設一方面下手,又覺得那些宇宙論的哲學家也還是支離破碎,沒有一個滿意的根本主張。因此他自己尋思出一個根本的方法,從“識別”的方面下手。識別的作用都用“辭”(Prapositions)表示。辭有“名”有“實”,實是個體,名是共相,例如說“這是甜的”,“這”是個體,“甜的”是共相。共相的甜味即在“這個”之中,“這個”因有甜性的一部分,所以能
12、甜。普洛泰戈拉說,因為我覺得他甜,所以說他甜。高爾吉亞更進一步,說本沒有什么可叫做甜。蘇格拉底說不然,這個所以能甜,并非因為我的感覺如此,都只為這個里面含有絕對甜性的一體。我們嘗著這個甜物,回想想那個甜的共相,所以有“這是甜的”的知識。一切事物的意義都只是個體與共相交互的關系。自從蘇格拉底提出這個問題,西洋哲學的根本性質從此大定。后來二千多年的哲學史總逃不出這個“個體與共相”的問題。以上所說蘇格拉底的學說,有許多話平常都算作他的弟子柏拉圖的學說,例如共相說,分得說,回想說,皆是。但我覺得伯內(nèi)特所說很有道理,故依著他把這些學說都歸還蘇格拉底。他們兩人重要的分別在于柏拉圖把他的“意象”都看作有獨立
13、存在的,所以分出一個物界和一個意象界來;蘇格拉底當時并不曾立這個分別,他只要人知這個體事物和共相的關系,就夠了。五、人生哲學。讀哲學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蘇格拉底最著名的學說,“知識即是道德”;智即是善,愚即是惡。這種學說其實不是他一個人獨有的。前5世紀的希臘人大概都把這種話當作公認的常識。那時的“哲人”到處教人做良好的公民。若“善”不是“智”,如何可教?柏拉圖的普洛泰戈拉篇里面寫普洛泰戈拉極力主張道德是可教的。蘇格拉底和他辯說道德是不可教的。他既說“智即是善”,何以又說善不可教呢?原來蘇格拉底雖然也主張“知識即是道德”,卻和那些“哲人”有一個根本不同之處。那些哲人說的“善”是這個善,那個善。他們所
14、教的善只是“善于做什么”的善,是一種技術,例如我們說某人“善于說話”,又“善于交朋友”,又“善于辯爭”。普洛泰戈拉一班人所教的只是這種善。蘇格拉底以為這種善不是真正的善;這種善全靠習慣,是不可教的;就是教了,也沒有好處,因為教得這樣教不得那樣,還是不行。蘇格拉底說“善”有兩種:一種是哲學的善,一種是群眾的“善”。哲學的善全靠知識;群眾的善全靠習慣。只有前一種是可教的;那后一種既不是知識,自然不可教了。他所說“道德即是知識,知識即是道德”,乃是指這種“哲學的善”說的。這種善乃是絕對的真善,一切善都因為分得這個真善的一體,所以能稱為善。世間善事,千頭萬緒,種類甚多,都不過是這個真善的一方面。例如他說智慧、謹慎、精誠、公正、勇敢五德,雖有五名,其實只是一物。那一物便是真善。知得這個真善,便是知識,便是道德自身,有了這種知識,決不會做惡事。所以說,“沒有人是有意做惡事的;沒有人是有意作他自己所認為惡事的,明知什么是惡,卻偏要去做,這是和人的天性相反的”。為什么呢?因為“真知識是極高貴的東西,有能力可以約束人類。一個人只須真正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他自然永不會被外物所動搖,自然不肯去做真知識不許他做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安培訓教案
- 食品安全專業(yè)知識
- 服裝批發(fā)市場房產(chǎn)轉讓協(xié)議模板
- 流行病怎預防
- 玩具公司法務聘用合同
- 挖掘機港口物流協(xié)議
- 酒店總經(jīng)理任職合同及條款
- 私人影棚建造合同
- 礦山安全清罐施工協(xié)議
- 糖尿病分娩護理
- 中國航空協(xié)會:2024低空經(jīng)濟場景白皮書
- 2025年公務員考試時政專項測驗100題及答案
-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課文一-快樂讀書吧:讀讀童話故事-孤獨的小螃蟹(課件)(共26張課件)
- 人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3.2《世界的地形》精美課件
- 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官方-2023年度商業(yè)健康保險經(jīng)營數(shù)據(jù)分析報告-2024年3月
- TfS:化工行業(yè)產(chǎn)品碳足跡指南
- GB/T 32722-2016土壤質量土壤樣品長期和短期保存指南
- GB/T 31326-2014植物飲料
- 2020湖南湖南省建筑施工開工安全生產(chǎn)條件承諾書
- 先進先出(FIFO)
- 2020年四年級上冊語文素材-全冊課文梳理(1-27課)-人教(部編版)全冊可修改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