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司法考試真題答案及解析卷二_第1頁
2014年司法考試真題答案及解析卷二_第2頁
2014年司法考試真題答案及解析卷二_第3頁
2014年司法考試真題答案及解析卷二_第4頁
2014年司法考試真題答案及解析卷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2014年司法考試真題答案及解析卷二關于公平正義理念與罪刑相適應原則的關系,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A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適應原則與公平正義相吻合B.公平正義與罪刑相適應原則都要求在法律實施中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C.根據案件特殊情況,為做到罪刑相適應,促進公平正義,可由最高法院授權下級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D.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需要正確處理法理與情理的關系,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做到罪刑均衡與刑罰個別化,二者并不矛盾試題答案C試題解析【考點】罪刑相適

2、應原則【解析】A選項正確。罪刑相適應原則,是指刑罰的輕重應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重罪重罰,輕罪輕罰,要求罰當其罪,是公平原則的體現(xiàn),與公平正義理念的要求是一致的。B選項正確。公平正義、罪刑相適應的要求不是空洞的理念,其實現(xiàn)應該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脫離案件事實,公平正義、罪刑相適應沒有現(xiàn)實基礎;脫離法律規(guī)定,公平正義、罪刑相適應缺乏合理標準。C選項錯誤。刑法第63條第2款規(guī)定,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guī)定的減輕處罰情節(jié),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據此可知,酌定減輕處罰的適用必須是在下級法院判決以后,再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而不能再下級法院判決以前

3、,由最高人民法院事先授權下級人民法院適用。D選項正確。公平正義作為法律最重要的屬性,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存在,而是體現(xiàn)在具體案件中,根植于民眾內心之中。法理、情理是統(tǒng)一而非對立的關系。個案的公平正義是一般正義與個別正義的統(tǒng)一,罪刑均衡體現(xiàn)了一般正義的要求,刑罰個別化體現(xiàn)了個別正義的要求。【答案】C甲懷疑醫(yī)院救治不力致其母死亡,遂在醫(yī)院設靈堂、燒紙錢,向醫(yī)院討說法。結合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刑法規(guī)定,下列哪一看法是錯誤的?A執(zhí)法為民與服務大局的理念要求嚴厲打擊涉醫(yī)違法犯罪,對社會影響惡劣的涉醫(yī)犯罪行為,要依法從嚴懲處B.甲屬于起哄鬧事,只有造成醫(yī)院的秩序嚴重混亂的,才構成尋釁滋事罪C.如甲母的死亡確系

4、醫(yī)院救治不力所致,則不能輕易將甲的行為認定為尋釁滋事罪D.如以尋釁滋事罪判處甲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為有效維護醫(yī)療秩序,法院可同時發(fā)布禁止令,禁止甲1年內出入醫(yī)療機構試題答案D試題解析【考點】尋釁滋事罪的認定【解析】選項A正確。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切身關系著公眾的健康與安全,涉醫(yī)違法犯罪對正常的社會秩序和人民生產生活有著極大的危害。因此,執(zhí)法為民理念與服務大局理念要求嚴厲打擊涉醫(yī)違法犯罪,以維護正常社會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與安全。選項B正確。犯罪的本質是法益侵害,而尋釁滋事罪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犯罪,故尋釁滋事的行為只有造成了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才可能當作犯罪行為定罪處罰;而非任何起哄鬧事的行

5、為都成立犯罪。選項C正確。如果甲母的死亡確系醫(yī)院治療不力所致,則醫(yī)院對該沖突的引發(fā)負有主要責任。那么甲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可諒解之處的,社會危害性相對較小。因此,不能輕易將甲的行為認定為尋釁滋事罪。選項D錯誤。刑法中禁止令僅適用于被判處管制和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該制度是為了預防犯罪分子再次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其適用不得妨礙犯罪分子的正常社會生活。因此,對于實施“醫(yī)鬧”行為構成犯罪并依法適用禁止令的,不得禁止其出入醫(yī)療機構。【答案】D關于刑法用語的解釋,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按照體系解釋,刑法分則中的“買賣”一詞,均指購買并賣出;單純的購買或者出售,不屬于”買賣”B.按照同類解釋規(guī)則,對于刑法

6、分則條文在列舉具體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語,應按照所列舉的內容、性質進行同類解釋C.將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行為,認定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屬于當然解釋D.將盜竊骨灰的行為認定為盜竊“尸體”,屬于擴大解釋試題答案B試題解析【考點】刑法解釋【解析】A選項錯。體系解釋是指根據刑法條文在整個刑法中的地位,聯(lián)系相關法條的含義,闡明其規(guī)范含義。因此,應該根據社會生活的要求,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法律語言的含義。“買賣”一詞的含義包括買來再買、單純購買或者單純出售,例如非法買賣危險物質罪中的“買賣”就包含這幾層含義。B選項正確。同類解釋規(guī)則是指對于刑法中的“等”、“以及其他

7、”之類的概括規(guī)定的理解,應按照之前所列舉的內容、性質進行解釋來確定其含義與范圍。C選項錯。當然解釋,屬于論理解釋的一種,指刑法規(guī)定雖未明示某一事項,但依形式邏輯、規(guī)范目的及事物屬性的當然道理,將該事項解釋為包括在該規(guī)定的適用范圍之內。而“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本來就包括“捏造”和“散布”兩個行為,“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只包括“散布”一個行為。因此,將該種行為認定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應屬于擴大解釋,而非當然解釋。D選項錯。盜竊尸體罪中的“尸體”是指人類的軀體(不要求完整,包括不完整的軀體),但不包括骨灰,因為骨灰是軀體被焚燒后的灰燼,而非軀體本身。故將骨灰解釋為屬

8、于“尸體”,是不被允許的類推解釋。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九)將本罪修改為“盜竊、侮辱、故意毀壞尸體、尸骨、骨灰罪”,即便如此,由于尸體、尸骨、骨灰作了并列規(guī)定,故其中的“尸體”也不能包含骨灰。【答案】B關于構成要件要素,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A傳播淫穢物品罪中的“淫穢物品”是規(guī)范的構成要件要素、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B.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中的“簽訂、履行”是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積極的構成要件要素C.“被害人基于認識錯誤處分財產”是詐騙罪中的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D.“國家工作人員”是受賄罪的主體要素、規(guī)范的構成要件要素、主觀的構成要件要素試題答案D試題解析【考點】犯罪構

9、成要件要素【解析】A選項正確。何為“淫穢物品”,需要法官進行價值判斷才能認定,因此屬于規(guī)范額構成要件要素。同時,“淫穢物品”屬于行為對象,是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B選項正確。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中的“簽訂、履行”是從正面、肯定的角度對該罪犯罪行為要素的規(guī)定,是積極的構成要件要素;其判斷僅需法官的一般、自然、客觀的認識即可,是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C選項正確。“被害人基于認識錯誤處分財產”是詐騙罪的客觀構成要件的組成部分,而主觀構成要件要素應為行為人的故意、過失、目的等;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對詐騙罪的規(guī)定中并沒有提到被害人要基于認識錯誤處分財產,因此屬于不成文構成要件要素。D選項錯誤。受賄罪中“國

10、家工作人員”是對主體身份的要求,是主體要素,是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定罪身份屬于客觀的違法要素);國家工作人員是指依法從事公務的人,而是否屬于從事公務需要結合法律、法規(guī)等進行判斷,故屬于規(guī)范的構成要件要素。【答案】D關于不作為犯罪的判斷,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A小偷翻墻入院行竊,被護院的藏獒圍攻。主人甲認為小偷活該,任憑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甲成立不作為犯罪B.乙殺丙,見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將丙送醫(yī)。路人甲勸阻乙救助丙,乙遂離開,丙死亡。甲成立不作為犯罪的教唆犯C.甲看見兒子乙(8周歲)正掐住丙(3周歲)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會。等炒完菜,甲發(fā)現(xiàn)丙已窒息死亡。甲不成立不作為犯罪D.甲見有

11、人掉入偏僻之地的深井,找來繩子救人,將繩子的一頭扔至井底后,發(fā)現(xiàn)井下的是仇人乙,便放棄拉繩子,乙因無人救助死亡。甲不成立不作為犯罪試題答案C試題解析【考點】不作為【解析】不作為是指行為人在能夠履行自己應盡義務的情況下不履行該義務。成立不作為犯罪在客觀上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行為人有作為義務;(2)行為人能夠履行特定義務;(3)行為人不履行特定義務,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結果。A選項正確。小偷入院盜竊雖然屬于不法侵害行為,但其生命仍屬于法律保護的利益。主人甲任憑自己飼養(yǎng)的藏獒(表明甲負有防止藏獒咬死對方的義務)咬死小偷而沒有阻止的,成立不作為犯罪。B選項正確。由于乙的先行行為,致使丙的生命安全處

12、于危險狀態(tài),此時乙對丙負有救助義務,乙能夠救助而不救助,導致丙死亡,成立不作為犯罪。因之前乙已實施積極的殺人行為,因而只須定一個故意殺人罪,無需數(shù)罪并罰。乙之所以放棄救助丙,是因為路人甲的勸阻,因而,就乙的不作為而言,甲與其構成共同犯罪,甲屬教唆犯。C選項錯誤。甲對未成年的子女負有管教的義務,對其兒子實施的違法行為負有阻止的義務。甲看到其子在掐丙的脖子,本應進行阻止,而且完全能防止死亡結果的發(fā)生,但甲未理會,致使丙死亡,甲成立不作為犯罪。D選項正確。乙掉落深井,此時甲對乙并無法律上的救助義務,因此甲不成立不作為犯。另外,如果甲在拉繩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是仇人乙而放手致其高處墜落致死,則成立作為的故意殺

13、人罪。【答案】C關于因果關系的判斷,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甲傷害乙后,警察趕到。在警察將乙送醫(yī)途中,車輛出現(xiàn)故障,致乙長時間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具有因果關系B.甲違規(guī)將行人丙撞成輕傷,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駕車逃竄。1分鐘后,超速駕駛的乙發(fā)現(xiàn)丙時已來不及剎車,將丙軋死。甲的行為與丙的死亡沒有因果關系C.甲以殺人故意向乙開槍,但由于不可預見的原因導致丙中彈身亡。甲的行為與丙的死亡沒有因果關系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覺更加難受,自殺身亡。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沒有因果關系試題答案D試題解析【考點】因果關系的認定【解析】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一種引起與

14、被引起的關系。在行為人的行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為而導致結果發(fā)生的場合,要判斷某種結果是否是行為人的行為所造成時,應當考慮行為人的行為導致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介入情況的異常性大小以及介入情況對結果發(fā)生作用的大小。A選項錯誤。甲傷害乙后,趕來的警察負有救助乙的義務;警察將乙送往醫(yī)院,意味著警察已經接管了對乙的救助,但出現(xiàn)了偶然的、異常的、罕見的接入因素,即“車輛出現(xiàn)故障,導致乙長時間得不到救助而死”,該因素最終引起了乙死亡,中斷了甲的傷害行為與乙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沒有因果關系。B選項錯誤。在公路上,車輛往來屬于正?,F(xiàn)象,倒在路中央的丙被過路車輛碾壓的可能性極高。而

15、丙昏倒在路中央是甲造成的,因此是甲的行為導致丙處于高度危險中,即使乙車超速,此介入因素也不具有異常性。因此,甲的行為與丙的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C選項錯誤。雖然甲故意向乙開槍,但將丙打死,這表明甲的行為與丙的死亡之間存在自然的、科學意義上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即甲的行為與丙的死亡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至于甲雖丙死亡的結果是否認識、預料或者能否預料,與因果關系有無的判斷沒有關系。D選項正確。乙的死亡結果是乙的自殺行為直接所致,而非甲的投毒行為直接所致。也就是說乙自殺行為的介入阻斷了甲的行為與乙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因此,甲的投毒行為與乙的死亡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敬鸢浮緿關于事實認識

16、錯誤,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7)A甲本欲電話詐騙乙,但撥錯了號碼,對接聽電話的丙實施了詐騙,騙取丙大量財物。甲的行為屬于對象錯誤,成立詐騙既遂B.甲本欲槍殺乙,但由于未能瞄準,將乙身旁的丙殺死。無論根據什么學說,甲的行為都成立故意殺人既遂C.事前的故意屬于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按照法定符合說,應按犯罪既遂處理D.甲將吳某的照片交給乙,讓乙殺吳,但乙誤將王某當成吳某予以殺害。乙是對象錯誤,按照教唆犯從屬于實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對象錯誤試題答案A試題解析【考點】事實認識錯誤【解析】A選項正確。甲為詐騙而撥電話的行為屬于預備行為,針對接電話的丙實施的欺騙行為才是實行行為,此時甲誤將丙當做乙進行欺騙,屬

17、于具體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無論按照法定符合說還是具體符合說,都成立詐騙罪既遂。B選項錯誤。甲欲強殺乙,因未瞄準而將丙殺死,屬于打擊錯誤。對于打擊錯誤,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的認定不同。法定符合說認為,甲在主觀上有殺人故意,客觀上也導致他人死亡,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具體符合說認為客觀事實與行為人的主觀認識沒有形成具體的符合,因此甲對乙承擔殺人未遂的責任,對丙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的責任,二者屬想象競合犯,擇一重罪處罰。C選項錯誤。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所認識的事實與現(xiàn)實所發(fā)生的事實,分別屬于不同的犯罪構成。事前的故意,是指行為人誤認為第一個行為已經造成結果,出于其他目的實施第二個行為,實

18、際上是第二個行為才導致預期的結果出現(xiàn)的情況。就事前故意而言,行為人主觀意圖實施的犯罪與實際實施的犯罪罪名相同,并未超出同一個犯罪構成,因此是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而非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D選項錯誤。甲教唆乙殺死吳某,但乙誤將王某當做吳某殺害,乙屬于具體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但對于甲而言,甲沒有對象的認識錯誤,而是由于乙的行為導致了最后侵犯的結果與甲期望的結果不一樣,屬于方法錯誤?!敬鸢浮緼甲深夜盜竊5萬元財物,在離現(xiàn)場1公里的偏僻路段遇到乙。乙見甲形跡可疑,緊拽住甲,要甲給5,000元才能走,否則就報警。甲見無法脫身,順手一拳打中乙左眼,致其眼部受到輕傷,甲乘機離去。關于甲傷害乙的行為定性,

19、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8)A構成轉化型搶劫罪B.構成故意傷害罪C.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構成犯罪D.系過失致人輕傷,不構成犯罪試題答案C試題解析【考點】轉化型搶劫罪的認定、正當防衛(wèi)的認定【解析】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guī)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據此可知,構成轉化型搶劫罪的條件是“當場”使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脅,且目的是為了“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本題中,甲盜竊財物之后逃離現(xiàn)場1公里,已經不在盜竊現(xiàn)場,與“事后搶劫”中的“當場”無關,故之后甲將乙打傷的行為不屬于事后搶劫。另外,乙見甲形跡可疑,

20、緊拽住甲,要求甲給予其5000元才放其離開,該行為屬于敲詐勒索行為;盡管甲之前實施了盜竊行為,但其行為已經結束,面對乙的不法侵害,甲減少、避免其不法侵害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成立犯罪,當然也不成立故意傷害罪。甲正當防衛(wèi)行為導致乙輕傷,不屬于“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輕傷不屬于“重大損害”),不成立防衛(wèi)過當,不屬于過失致人輕傷行為。綜上,ABD錯,C選項正確。【答案】C甲架好槍支準備殺乙,見已患絕癥的乙踉蹌走來,頓覺可憐,認為已無殺害必要。甲收起槍支,但不小心觸動扳機,乙中彈死亡。關于甲的行為定性,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9)A僅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B.僅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C.構成故

21、意殺人罪(中止)、過失致人死亡罪D.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過失致人死亡罪試題答案C試題解析【考點】犯罪中止的認定【解析】甲架好槍支準備殺乙,對乙的生命有侵犯的緊迫性,表明其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之后甲見乙可憐認為已無殺害必要而收起槍支,屬于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即“能達目的而不欲”,成立故意殺人罪中止,而非故意殺人罪未遂。但甲的中止行為導致了乙死亡,由于甲已無殺人故意,僅存在過失,故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C選項正確,ABD錯誤?!敬鸢浮緾關于共同犯罪的論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10)A無責任能力者與有責任能力者共同實施危害行為的,有責任能力者均為間接正犯B.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實施

22、危害行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C.在片面的對向犯中,雙方都成立共同犯罪D.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據此否認片面的共犯試題答案D試題解析【考點】共同犯罪【解析】A選項錯誤。間接正犯屬于正犯,要求對違法事實起到支配、控制或者決定性作用。無責任能力者與有責任能力者共同實施危害行為的,并不意味著有責任能力者一定支配、控制了整個危害行為,故不能認定有責任能力者均為間接正犯。B選項錯誤。共同的故意要求共犯人均具有犯罪犯罪故意,并存在意思聯(lián)絡。當共犯人都有犯罪的故意時,即使各自故意的內容并不完全相同,也不妨礙其相互協(xié)作。因此,雖然在多數(shù)情況下,共同故意表現(xiàn)為共犯人均有相同的犯罪故意,但是成立

23、共同犯罪,并不要求共犯人故意犯罪的內容必須完全相同,共同造成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此時在犯意重合的范圍內成立共同犯罪。C選項錯誤。在片面的對向犯中,具有共犯意思的一方即片面的共犯成立共同犯罪,按照共犯原則處理;沒有共犯意思的另一方則以單獨犯罪論處,不能認定為共同犯罪。D選項正確。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包括:(一)共犯人均具有犯罪故意;(二)共犯人都有相互協(xié)作的意思。片面共犯是指參與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認識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沒有認識到他人和自己實施共同犯罪。片面的共犯包括片面的共同實行、片面的教唆、片面的幫助。我國刑法理論大多肯定片面的幫助犯,因此,即使共同犯罪需要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4、但不能據此否認片面的共犯?!敬鸢浮緿甲因在學校飯?zhí)猛抖颈慌刑?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間,甲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關于甲的假釋,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11)A可否假釋,由檢察機關決定B.可否假釋,由執(zhí)行機關決定C.服刑4年以上才可假釋D.不得假釋試題答案C試題解析【考點】假釋的條件和決定機關【解析】根據刑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對于犯罪分子的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條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假釋。刑法第七十九條規(guī)定,對于犯罪分子的減刑,由執(zhí)行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對確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實的,裁定予以減刑。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減刑。據此可

25、知,是否準予假釋應由人民法院裁定。AB選項錯誤。根據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zhí)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zhí)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zhí)行刑期的限制。據此可知,甲須服刑4年以上才可假釋。C選項正確。根據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據此可知。甲投毒被判處8年有期徒刑,不屬于禁止適用假釋的情形。D選

26、項錯誤。【答案】C甲(民營企業(yè)銷售經理)因合同詐騙罪被捕。在偵查期間,甲主動供述曾向國家工作人員乙行賄9萬元,司法機關遂對乙進行追訴。后查明,甲的行為屬于單位行賄,行賄數(shù)額尚未達到單位行賄罪的定罪標準。甲的主動供述構成下列哪一量刑情節(jié)?(12)A坦白B.立功C.自首D.準自首試題答案B試題解析【考點】立功和自首的認定【解析】A選項錯誤。坦白是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已經掌握的本人罪刑的。甲供述的是行賄行為而非合同詐騙行為,就行賄行為而言,不是坦白情節(jié)。B選項正確。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發(fā)他人的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的行為。犯罪分子被

27、羈押或者歸案后,不僅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而且還主動地揭發(fā)了其他人犯罪的行為,包括揭發(fā)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實以外的其他犯罪行為,經司法機關查證屬實成立立功。在本案中,甲主動向司法機關供述了其向乙行賄的事實,且金額達到了9萬,也就是說乙成立受賄罪。因此,甲的供述屬于“揭發(fā)他人的犯罪行為”,成立立功。CD選項錯誤。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犯罪后自動投案并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準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在被采取強制措施期間又主動交代其他未被司法機關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自首和準自首都要求交代的行為構成犯罪。甲交代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所以不成立自首和準自首?!敬鸢浮緽乙(15周歲)在鄉(xiāng)村公路駕

28、駛機動車時過失將吳某撞成重傷。乙正要下車救人,坐在車上的甲(乙父)說:”別下車!前面來了許多村民,下車會有麻煩?!币冶泷{車逃走,吳某因流血過多而亡。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13)A因乙不成立交通肇事罪,甲也不成立交通肇事罪B.對甲應按交通肇事罪的間接正犯論處C.根據司法實踐,對甲應以交通肇事罪論處D.根據刑法規(guī)定,甲、乙均不成立犯罪試題答案C試題解析【考點】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解析】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行為是交通肇事罪的情節(jié)加重犯,不滿16周歲的行為人不必為此負刑事責任,所以乙依法不構成犯罪。根據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

29、釋第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睋丝芍?,甲、乙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但因乙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承擔刑事責任,而甲要為其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綜上,C選項正確,ABD錯。【答案】C關于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的認定,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14)A采用運輸方式將大量假幣運到國外的,應以走私假幣罪定罪量刑B.以暴力、脅迫手段強迫他人借貸,情節(jié)嚴重的,觸犯強迫交易罪C.未經批準,擅自發(fā)行、銷售彩票的,應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D.為項目籌集資金,向親戚宣稱有高息理財產品,以

30、委托理財方式吸收10名親戚300萬元資金的,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試題答案D試題解析【考點】走私假幣罪、強迫交易罪、非法經營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解析】A選項正確。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guī)定,走私偽造的貨幣的,成立走私假幣罪。走私假幣罪的客觀表現(xiàn)為違反海關法律、法規(guī),逃避海關監(jiān)督管理,非法運輸、攜帶、郵寄假幣進出境的行為。行為人將大量假幣運到國外,應當以走私假幣罪定罪量刑。B選項正確。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強迫借貸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手段強迫他人借貸,屬于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強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務”情節(jié)嚴重的,以強迫交易罪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構成故意傷害罪等其他

31、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借貸為名采用暴力、脅迫手段獲取他人財物,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或者第二百七十四條規(guī)定的,以搶劫罪或者敲詐勒索罪追究刑事責任。C選項正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guī)定,未經國家批準擅自發(fā)行、銷售彩票,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guī)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D選項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未向社會公開宣傳,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不屬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據此可知,向親戚吸收資金的,

32、因為對象是特定的,不認為是針對不特定公眾,因此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答案】D關于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判斷,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15)A甲的父親乙身患絕癥,痛苦不堪。甲根據乙的請求,給乙注射過量鎮(zhèn)定劑致乙死亡。乙的同意是真實的,對甲的行為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B.甲因口角,捅乙數(shù)刀,乙死亡。如甲不顧乙的死傷,則應按實際造成的死亡結果認定甲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死亡與傷害結果都在甲的犯意之內C.甲謊稱乙的女兒丙需要移植腎臟,讓乙捐腎給丙。乙同意,但甲將乙的腎臟摘出后移植給丁。因乙同意捐獻腎臟,甲的行為不成立故意傷害罪D.甲征得乙(17周歲)的同意,將乙的左腎摘出,移植給乙崇拜的歌星。乙的

33、同意有效,甲的行為不成立故意傷害罪試題答案B試題解析【考點】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解析】A選項錯誤。被害人的承諾在符合一定條件時,可以排除損害被害人法益行為的違法性。經被害人承諾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時,才能排除犯罪的成立:(1)承諾者對被侵害的法益具有處分權限(生命和重大健康不可處分);(2)承諾者必須對所承諾的事項的意義、范圍具有理解能力;(3)承諾必須出于被害人的真實意志,戲言性的承諾、基于強制或者威壓作出的承諾,不排除犯罪的成立;(4)必須存在現(xiàn)實的承諾;(5)承諾至遲必須存在于結果發(fā)生時,被害人在結果發(fā)生前變更承諾的,則原來的承諾無效;(6)經承諾所實施的行為不得超出承諾的范圍。選項A

34、中,乙對生命權的承諾是無效的,甲的行為仍然構成故意殺人罪。B選項正確。故意傷害罪與故意殺人罪的區(qū)別,要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殺人故意。區(qū)別故意殺人與故意傷害的因素之一即為行為人適用何種之犯罪工具,該犯罪工具殺傷力如何。對于故意內容不很確定或者不顧被害人死亡的,應按實際造成的結果確定犯罪行為的性質。對于使用槍支、匕首等兇器行兇,打擊他人致命部位,放任他人死亡并造成死亡結果的,通??梢哉J定為故意殺人罪。因此,如甲不顧乙的死傷,使用刀具行兇,可以認為死亡與傷害的結果都是在甲的犯意之內,甲成立故意殺人罪。CD錯誤。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之一第二款規(guī)定,未經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的器官

35、,或者強迫、欺騙他人捐獻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據此可知,選項C中的甲欺騙乙捐獻器官,構成故意傷害罪。選項D中的甲摘取未成年人的器官,也構成故意傷害罪。【答案】B甲男(15周歲)與乙女(16周歲)因缺錢,共同綁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萬元贖金。甲擔心丙將來可能認出他們,提議殺丙,乙同意。乙給甲一根繩子,甲用繩子勒死丙。關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16)A甲、乙均觸犯故意殺人罪,因而對故意殺人罪成立共同犯罪B.甲、乙均觸犯故意殺人罪,對甲以故意殺人罪論處,但對乙應以綁架罪論處C.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殺害丙,故對乙雖以綁架罪定罪,但對乙不能適用”

36、殺害被綁架人”的規(guī)定D.對甲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對乙以綁架罪論處,與二人成立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試題答案C試題解析【考點】綁架罪、故意殺人罪、共同犯罪的認定【解析】甲、乙共同綁架。在共同犯罪中,按照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乙雖然沒有親自動手殺丙,但幫助甲實現(xiàn)了殺人行為,甲、乙構成故意殺人行為的共犯。根據刑法第17條的規(guī)定,不滿16周歲的人對綁架行為不負刑事責任,但須對故意殺人行為負刑事責任。A選項正確,C選項錯誤。BD正確。根據刑法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在本案中,甲乙

37、共謀綁架并殺害被害人,二人在故意殺人罪的范圍內成立共犯。但甲只對其故意殺人的行為負刑事責任,對綁架不負刑事責任,因此只成立故意殺人罪;對乙則以綁架罪論處,按照“綁架并殺害被綁架人”的規(guī)定處罰,二者并不矛盾?!敬鸢浮緾公司保安甲在休假期內,以”第二天晚上要去醫(yī)院看望病人”為由,欺騙保安乙,成功和乙換崗。當晚,甲將其看管的公司倉庫內價值5萬元的財物運走變賣。甲的行為構成下列哪一犯罪?(17)A盜竊罪B.詐騙罪C.職務侵占罪D.侵占罪試題答案C試題解析【考點】職務侵占罪【解析】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的,處五年以

38、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shù)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職務侵占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必須將單位財務非法占位己有。這種行為除了將基于職務管理的單位財務非法占為己有的侵占外,還包括利用職務之便的竊取、騙取等行為。公司保安甲的職責是看管倉庫中的財物。故甲利用自己看管倉庫的職務便利,將價值5萬元的財物運走變賣的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C選項正確,ABD錯誤?!敬鸢浮緾乙(16周歲)進城打工,用人單位要求乙提供銀行卡號以便發(fā)放工資。乙忘帶身份證,借用老鄉(xiāng)甲的身份證以甲的名義辦理了銀行卡。乙將銀行卡號提供給用人單位后,請甲保管銀行卡。數(shù)月后,甲持該卡到銀行柜臺辦理密碼掛失,取出1萬余元現(xiàn)金

39、,拒不退還。甲的行為構成下列哪一犯罪?(18)A信用卡詐騙罪B.詐騙罪C.盜竊罪(間接正犯)D.侵占罪試題答案D試題解析【考點】侵占罪與相關犯罪的區(qū)別【解析】A選項錯誤。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信用卡詐騙罪的行為方式包括:(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惡意透支的。本題中,甲使用的是以本人的名義開設的信用卡,不屬冒用他人信用卡,也不屬以另外三種方式使用信用卡的情況。因此,不構成信用卡詐騙罪。B選項錯誤。成立詐騙罪,要求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或繼續(xù)維持錯誤認識,并基于該錯誤認識而處分了財產,從而行為人取得了財物、被害人

40、遭受財產損失。本題中,是乙主動將信用卡交給甲保管的,對于乙來講,甲不存在欺詐。另外,該信用卡是以甲的名義開設的,銀行柜臺向甲交付錢款的行為完全符合相關業(yè)務規(guī)則,也不存在受騙的因素。因此,甲不構成詐騙罪。C選項錯誤。乙借用甲的名義辦理銀行卡,那么甲在法律上就占有了乙的財物,對于自己在法律上占有的財物,不成立盜竊罪。D選項正確。刑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本題中,乙將信用卡交給甲保管后,信用卡以及信用卡中的財產都在甲的保管之下。這些錢實際上是

41、乙的,致使請甲代為保管。甲將信用卡中的錢財據為己有,拒不退還,構成侵占罪。【答案】D乙購物后,將購物小票隨手扔在超市門口。甲撿到小票,立即攔住乙說:”你怎么把我購買的東西拿走?”乙莫名其妙,甲便向乙出示小票,兩人發(fā)生爭執(zhí)。適逢交警丙路過,乙請丙判斷是非,丙讓乙將商品還給甲,有口難辯的乙只好照辦。關于本案的分析(不考慮數(shù)額),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19)A如認為交警丙沒有處分權限,則甲的行為不成立詐騙罪B.如認為盜竊必須表現(xiàn)為秘密竊取,則甲的行為不成立盜竊罪C.如認為搶奪必須表現(xiàn)為乘人不備公然奪取,則甲的行為不成立搶奪罪D.甲雖未實施恐嚇行為,但如乙心生恐懼而交出商品的,甲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

42、試題答案D試題解析【考點】詐騙罪、盜竊罪、搶奪罪、敲詐勒索罪的區(qū)別【解析】A選項正確。本題中,商品的主人乙并沒有陷入錯誤認識并據此處分財產。他請過路的交警丙判斷是非,實際上是把財物的處分權交給了丙。也就是說,財物的處分人與被害人不是同一人,該情形被稱為三角詐騙。甲通過欺騙交警丙取得乙的財產,如果認為交警丙有處分權,那么甲的行為成立三角詐騙,構成詐騙罪;如果認為交警丙沒有處分權,那么甲的行為就不成立三角詐騙,不構成詐騙罪。B選項正確。秘密竊取,即在被害人不明知的情況下平和地侵奪被害人的財產權。本題中,被害人乙明知自己的財產權受到侵害,甲沒有采取秘密竊取的方式奪取財物,不能認定為盜竊罪。C選項正確

43、。搶奪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開奪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本題中,甲沒有采取乘人不備,公開奪取財物的行為,不能認定為搶奪罪。D選項錯誤。敲詐勒索的行為結構為:行為人對他人實行威脅,造成對方產生恐懼心理,并基于此恐懼心理處分財產,使行為人或者第三人取得財產,被害人遭受損失。且威脅是以惡性相通告迫使被害人處分財產。本題中,甲沒有實施恐嚇行為,即使被害人乙是因為心生恐懼而交付財產,也不能認為構成敲詐勒索罪?!敬鸢浮緿首要分子甲通過手機指令所有參與者”和對方打斗時,下手重一點”。在聚眾斗毆過程中,被害人被誰的行為重傷致死這一關鍵事實已無法查明。關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44、20)A對甲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量刑B.甲是教唆犯,未參與打斗,應認定為從犯C.所有在現(xiàn)場斗毆者都構成故意殺人罪D.對積極參加者按故意殺人罪定罪,對其他參加者按聚眾斗毆罪定罪試題答案A試題解析【考點】聚眾斗毆罪擬制為故意殺人罪的情形【解析】A選項正確。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眾斗毆的;(二)聚眾斗毆人數(shù)多,規(guī)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四)持械聚眾斗毆的?!钡诙钜?guī)定:“聚

45、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本C上可知,聚眾斗毆致人死亡的,法律擬制為故意殺人罪。聚眾斗毆中,只有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的行為才被規(guī)定為犯罪,而一般參加者的行為沒有被規(guī)定為聚眾斗毆罪。因此,甲作為首要分子,應該對被害人被重傷致死的后果承擔刑事責任,即甲構成故意殺人罪。B選項錯誤。本題中,甲是教唆犯,雖其沒有實際參與打斗,但其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因此,對甲應認定為主犯,而非從犯。CD選項錯誤。在不能查明死亡原因的情況下,按照疑罪從無的精神,不宜將所有的斗毆者均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僅應對首要分子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46、【答案】A交警甲和無業(yè)人員乙勾結,讓乙告知超載司機“只交罰款一半的錢,即可優(yōu)先通行”;司機交錢后,乙將交錢司機的車號報給甲,由在高速路口執(zhí)勤的甲放行。二人利用此法共得32萬元,乙留下10萬元,余款歸甲。關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21)A甲、乙構成受賄罪共犯B.甲、乙構成貪污罪共犯C.甲、乙構成濫用職權罪共犯D.乙的受賄數(shù)額是32萬元試題答案B試題解析【考點】貪污罪和受賄罪的區(qū)別認定、共同犯罪【解析】A選項正確。根據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本題中,甲、乙行為的實質是“送給我罰款一半

47、的錢,就可以不用再罰款了。”交警甲利用其職務上的便利,指使乙非法向超載司機索取錢財,其本質是受賄,構成受賄罪。另外,不具有構成身份的人與具有構成身份的人共同實施真正身份犯罪時,成立共同犯罪。因此,乙與甲成立受賄罪的共犯。B選項錯誤。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貪污是將已經屬于國家的錢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據為己有,而是要求超載司機向其行賄。而本題中交警甲和無業(yè)人員乙并未將已經收到的罰款據為己有,而是要求超載司機向其行賄,甲、乙收獲的“罰款”屬于司機的賄賂款項,因此不構成貪污罪。C選項正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

48、一款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本題中,甲濫用其放行車輛的權力,與無業(yè)人員乙共謀讓提前給其繳納半數(shù)罰款的超載車輛通行,致使國家損失64萬元,并威脅到高速公路上的行車安全,構成濫用職權罪的共犯。D選項正在確。在共同受賄犯罪中,犯罪數(shù)額不是個人分得贓款的數(shù)額,而是二人共同犯罪涉及的總金額。因此,甲、乙的受賄罪金額均為32萬元。【答案】B社會主義法治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應當高度重視程序的約束作用,避免法治活動的任意性和隨意化。據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

49、確的?(22)A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障,只要程序公正就能實現(xiàn)實體公正B.刑事程序的公開與透明有助于發(fā)揮程序的約束作用C.為實現(xiàn)程序的約束作用,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均應予以排除D.對復雜程度不同的案件進行程序上的繁簡分流會限制程序的約束作用試題答案B試題解析【考點】公平正義【解析】通過刑事訴訟所實現(xiàn)的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兩個方面。實體公正表現(xiàn)對案件實體處理結果方面,主要通過實現(xiàn)實體刑法得以體現(xiàn);程序公正是通過嚴格依照程序法進行刑事訴訟而得以實現(xiàn),也就是程序過程的公正。兩者并重,不可偏離。選項A錯誤,不可選。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障,但不能說,實現(xiàn)了程序公正就必然實體公正。兩者關系正解

50、:一是實體公正依賴于刑事程序來實現(xiàn),故此,程序對實體法的實現(xiàn)具有工具性價值;二是,程序除了能實現(xiàn)實體公正,還能體現(xiàn)程序過程本身的正當性,即程序公正,故程序亦具有自身的獨立性價值;三是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之間,不能相互替代,不可偏離,兩者并重。選項B正確,當選。法諺云“陽光是好的消毒劑”。程序公開是程序公正的題中應有之義,程序公開才能保障當事人知悉案件情況、訴訟進程,增強當事人對訴訟行為的可預測性,也有利于增強當事人對訴訟結果的可接受程度。更重要的是,刑事程序的公開與透明是讓程序獲得廣泛監(jiān)督的前提條件,促使刑事訴訟程序依法進行,有助于發(fā)揮程序的約束作用,從而保障案件的公正處理。選項C錯誤,不可選。

51、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將會損害程序公正,但是在刑事訴訟中,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并重,違反法定程序收集得到的證據應視其證據種類、違法性質及嚴重程度、可否補正或說明等情況來確定是排除還是補正說明后采用。因此,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并非一律排除。根據證據制度的規(guī)定,以侵犯人身權方式而取得非法言詞證據,其非法性依程序一經確認,予以嚴格排除。既不能作為法院定案的依據,也不能作為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和提起公訴的根據。對于程序瑕疵而取得的物證、書證等非法實物證據,一般不涉及人身權侵犯的問題,如果可以通過補正或作出合理解釋而不影響審判公正的,一般不予以排除。選項D錯誤,不可選。根據案件復雜程度在辦理程序上實行繁簡分

52、流,一方面有利于節(jié)約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另一方面盡快終結訴訟,也有利于保障訴訟參與人的權利。對于案情簡單的案件采取較為簡便的訴訟程序,這樣可以將充分資源配置到情況較為復雜的案件的處理上,可使司法資源得到合理利用,使不同復雜程度的案件得到恰當處理,而非減少程序對簡單刑事案件的的約束作用。【答案】B社會主義法治要通過法治的一系列原則加以體現(xiàn)。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是刑事訴訟法確立的一項基本原則,下列哪一案件的處理體現(xiàn)了這一原則?(23)A甲涉嫌盜竊,立案后發(fā)現(xiàn)涉案金額400余元,公安機關決定撤銷案件B.乙涉嫌搶奪,檢察院審查起訴后認為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決定不起訴C.丙涉嫌詐騙

53、,法院審理后認為其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作出無罪判決D.丁涉嫌搶劫,檢察院審查起訴后認為證據不足,決定不起訴試題答案A試題解析【考點】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責任不起訴【解析】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guī)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毙谭ǖ?64規(guī)定的盜竊罪是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或者多次

54、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才構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guī)定,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為刑法第264條規(guī)定的“數(shù)額較大”。選項A正確,當選。甲的涉案金額未達到“數(shù)額較大”的起刑點,不構成犯罪,屬于“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情形。選項B錯誤,不可選。在審查起訴環(huán)節(jié),檢察機如果認為“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根據刑法規(guī)定,不認為是犯罪的,應當作出法定不起訴的決定;如果檢察機關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3條的規(guī)定,對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照刑法規(guī)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可以作出酌定不起訴的處理。這是檢察機關在起訴

55、與不起訴問題上自由裁量權的體現(xiàn),而不是根據“具有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責任原則”必須作出的不起訴決定。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區(qū)分“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與“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照刑法規(guī)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二情形之間的區(qū)別,所適用的不起訴程序不完全一樣。選項C錯誤,不可選。丙的行為未滿足犯罪構成要件,且無罪判決是通過開庭審理案件所作出的裁判,不屬于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的六種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選項D錯誤,不可選。檢察院作出的存疑不起訴,又叫證據不足的不起訴。不屬于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的六種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而作出的不起訴決定。【答案】A關于刑事訴訟構造,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56、(24)A刑事訴訟價值觀決定了刑事訴訟構造B.混合式訴訟構造是當事人主義吸收職權主義的因素形成的C.職權主義訴訟構造適用于實體真實的訴訟目的D.當事人主義訴訟構造與控制犯罪是矛盾的試題答案C試題解析【考點】刑事訴訟構造【解析】刑事訴訟構造又稱為刑事訴訟結構、刑事訴訟模式。自近現(xiàn)代以來,西方國家主要形成了英美法系國家的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大陸法系國家的職權主義訴訟模式和日本、意大利為代表的混合式訴訟模式。選項A錯誤,不可選。刑事訴訟構造是由刑事訴訟中承擔著控訴、辯護、審判三方基本職能主體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以及相互間的法律關系形成。一個國家特定歷史時期的刑事訴訟構造與刑事訴訟目的之間有內在的一致性

57、,目的決定構造,立法者總是基于實現(xiàn)一定刑事訴訟目的的需要,設計適合于該目的實現(xiàn)的訴訟構造;當然,刑事構造可以反映出刑事訴訟目的;而且,刑事訴訟目的的提出與實現(xiàn),也必須以刑事訴訟構造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為前提。目的和構造都受到當時占主導地位法律價值觀深刻影響著的。應表述為刑事訴訟目的決定了刑事訴訟構造。選項B錯誤,不可選。“二戰(zhàn)”后的日本為美國監(jiān)管和支持,在美國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影響下,在原有的職權主義訴訟模式背景下,吸收當事人主義因素,形成了以當事人主義與職權主義融合的混合式訴訟構造。意大利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刑事訴訟法修改時,實行英美法系當事人主義的對抗式訴訟模式的大改造。所以,近現(xiàn)代以來的混

58、合式訴訟模式是傳統(tǒng)的職權主義訴訟模式,吸收當事人主義因素打造而成,而不是當事人主義吸收職權主義因素形成的。選項C正確,當選。職權主義訴訟構造的國家注重充分發(fā)揮國家專門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揭露犯罪、查明事實和公正處理案件上的職能作用的發(fā)揮,故而訴訟的主動權交予國家專門機關,以達到懲罰犯罪,實現(xiàn)實體公正的訴訟目的。而當事人主義訴訟將訴訟程序的進程和訴訟活動的展開委于當事人雙方,以積極促進控、辯雙方平等對抗來推動訴訟進程,法官消極、中立裁判。在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國家,承擔辯護職能被告人個體,居于與控訴職能主體平等對抗的主體地位,因而,程序中充分保障受追訴者個體權利的保障人權價值取向,始終貫穿于刑事訴

59、訟過程始終。選項D錯誤,不可選。當事人主義訴訟構造的國家采取“人權保障”為上,但并不完全否定“犯罪控制”;同樣的,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國家,注重“控制犯罪”,但并不完全忽視“人權保障”。近現(xiàn)代刑事訴訟不論采取哪種訴訟模式,始終堅持“保障人權”和“控制犯罪”兩種目標取向上的對立、統(tǒng)一。所以D項表述不正確?!敬鸢浮緾關于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25)A自公訴案件立案之日起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B.對因作證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有權獲得補助C.對法院作出的強制醫(yī)療決定不服的,可向作出決定的法院申請復議一次D.對檢察院作出的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試題

60、答案D試題解析【考點】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解析】A項錯誤。刑事訴訟法第44條第一款規(guī)定,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托訴訟代理人。據此可知,應為自“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故A項錯誤。B項錯誤。刑事訴訟法第63第一款規(guī)定,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應當給予補助。證人作證的補助列入司法機關業(yè)務經費,由同級政府財政予以保障。據此可知,獲得補助是證人的權利,不是對被害人救助的法定程序。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