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復習專題訓練:10-12章實驗探究專題訓練_第1頁
2020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復習專題訓練:10-12章實驗探究專題訓練_第2頁
2020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復習專題訓練:10-12章實驗探究專題訓練_第3頁
2020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復習專題訓練:10-12章實驗探究專題訓練_第4頁
2020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復習專題訓練:10-12章實驗探究專題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復習專題訓練:10-12章實驗探究專題訓練1 .某同學按如圖所示的實驗步驟“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下列關(guān)于實驗過程的描述錯 誤的是()A.通過丙、丁兩圖可以測出物體排開水所受的重力B.甲圖中的溢水杯一定要裝滿水C.按照如圖所示的步驟實驗,會導致測得的排開水所受的重力偏大D.選用其他液體、更換不同的物體多次實驗,尋求普遍規(guī)律2 .圖甲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幾個實驗情景,實驗、和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4N、3.0N和2.8N,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甲乙一 一 3A.物體A的留度為4g/cm3B.鹽水的留度為 1.2g

2、/cmC.實驗中A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是1.8ND.實驗中A通過細繩對測力計的拉力是 2.2N3 .如圖是“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中的鋼球A在斜面頂端具有的重力勢能最大、動能最小B.實驗中物體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木塊B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的C.實驗中讓同一鋼球分別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鋼球運動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D.實驗中讓不同的鋼球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這是為了探究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的關(guān)系4 .如圖所示是小剛同學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使用的實驗裝置,得到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方表格中。關(guān)于小剛的實驗,忽略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3、)試驗次數(shù)I23鉤碼重GN446鉤碼上升高度A m0.10.1繩熱拉力kN1.81.42.4繩跳移動距離工加J.30.50.3機械效率引74%57%M3%甲 ZA.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 1次實驗是使用甲圖做的實驗B.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 2次實驗是使用乙圖做的實驗C.由第1、2次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自重有關(guān)D.由第2、3次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的鉤碼的重力有關(guān)5 .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同學進行了下圖所示的實驗:a、b、c容器中液體是水,d容器中為一種未知液體, e容器是空桶,圖中物體放入前溢水杯均裝滿液體?;卮鹣铝袉?2)小組同學進

4、行實驗后得出結(jié)論:浮力大小等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同組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有不足之處, 為了改善上述實驗中不足之處,下列繼續(xù)進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取平均值B.用原來的方案將液體換成密度與其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C.用原來的方案將金屬塊換成體積與其不同的塑料塊進行實驗3(3)a、b兩圖中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壓力Fa Fbft填 斗、=或之。圖d容器中液體的密度是 kg/m。(4)有幾組同學的實驗結(jié)論是浮力大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下列實驗操作中可能的是 A.圖b實驗中物體碰到容器底B.溢水杯未注滿水C.先將物體放入液體中測拉力,再測物體的重力D.先測桶和排開液體的總重力,再測桶的重

5、力6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某同學將一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金屬圓柱體緩慢浸入水中,分別記下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彈簧測力計相應的示數(shù) F,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實盍次數(shù)12346h cm0 J48101216BN6.755.75”、V” 或 Wb:)9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掛鉤碼前,杠桿處于如圖甲所示的狀態(tài),此時杠桿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接下來可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邊旋一些,使杠桿(2)杠桿調(diào)好后,第一組同學按圖乙進行實驗,第二組同學按圖丙進行實驗。同學們討論后一致認為第二組實驗更合理,理由

6、是若丙圖中杠桿平衡時測力計示數(shù)為3N,則丙圖中所掛鉤碼的總重為 乙圖中杠桿平衡時測力計示數(shù) 3N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1)實驗開始時,杠桿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移動(選填左“或右”。)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 ;(2)如圖乙所示,在刻度線“ 2”處掛個鉤碼,在刻度線“ 4”處用調(diào)好的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杠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將彈簧測力計斜向左拉,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其示數(shù) F2F1 (選填 、或“=”下同;)再將彈簧測力計斜向右拉,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

7、其示數(shù) F3 Flo(3)得到實驗結(jié)論后,利用圖乙所示的裝置,只借助杠桿上的刻度線,右端只使用彈簧測力計,左端只懸掛重物,若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2.5N ,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通過計算可知,曇掛的重物最重可11 .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小明用同一滑輪組做了3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所示,其中G動為動滑輪重力、G物為滑輪組所掛鉤碼的重力、h為鉤碼上升高度、F為繩子自由端的彈簧測力計的拉力、s為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G哥八h / cmF/N5 / cm邛11.aLi51.015ML7%2141778.4%316515申(1)請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甲中完成滑輪組的繞線;(2)

8、實驗中,使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應豎直向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3)進行第3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測力計的拉力為 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約為% (計算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4)分析1、2、3次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時,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越 (選填高或低)。12 .用圖示裝置探究“斜面機械效率”,實驗記錄如表.丁始;蝴鞫口弊窕睛面離卜工沿Mlftf拉力尸X抑曦就摯1拿聯(lián)415119032小隼41J鈍(1)沿斜面拉動物體時,應使其做 運動.(2)根據(jù)圖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知第2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 %由驗可得初步結(jié)論: 斜面傾斜程度相同時,越小,機械效率越大.(

9、3)第1次實驗中,木塊所受摩擦力為 N.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復習專題訓練:10-12章實驗探究專題訓練答案1 .某同學按如圖所示的實驗步驟“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下列關(guān)于實驗過程的描述錯 誤的是()WL四IA.通過丙、丁兩圖可以測出物體排開水所受的重力B.甲圖中的溢水杯一定要裝滿水C.按照如圖所示的步驟實驗,會導致測得的排開水所受的重力偏大D.選用其他液體、更換不同的物體多次實驗,尋求普遍規(guī)律答案:C2 .圖甲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幾個實驗情景,實驗、和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4N、3.0N和2.8N,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甲乙一 一

10、 3A.物體A的留度為4g/cm3B.鹽水的留度為 1.2g/cmC.實驗中A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是1.8ND.實驗中A通過細繩對測力計的拉力是2.2N答案:C3 .如圖是“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4A.實驗中的鋼球A在斜面頂端具有的重力勢能最大、動能最小B.實驗中物體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木塊B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的C.實驗中讓同一鋼球分別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鋼球運動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D.實驗中讓不同的鋼球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這是為了探究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答案:C4 .如圖所示是小剛同學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使用的實驗裝置,得到的

11、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方表格中。關(guān)于小剛的實驗,忽略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試驗次數(shù)123構(gòu)碼重8W446鉤碼上升高度0A0.10.1繩制拉力Nl.fi1.42.4繩跳移動距離工耐.3。-50.3機融效率7J74%57%M3%A.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 1次實驗是使用甲圖做的實驗B.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 2次實驗是使用乙圖做的實驗C.由第1、2次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自重有關(guān)D.由第2、3次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的鉤碼的重力有關(guān) 答案:D5.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同學進行了下圖所示的實驗:a、b、c容器中液體是水,d容器中為一種未知液體,

12、e容器是空桶,圖中物體放入前溢水杯均裝滿液體?;卮鹣铝袉杗o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 (2)小組同學進行實驗后得出結(jié)論:浮力大小等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同組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有不足之處, 為了改善上述實驗中不足之處,下列繼續(xù)進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取平均值B.用原來的方案將液體換成密度與其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C.用原來的方案將金屬塊換成體積與其不同的塑料塊進行實驗(3)a、b兩圖中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壓力Fa Fbft填 多、=”或之。圖d容器中液體的密度是 kg/肅。(4)有幾組同學的實驗結(jié)論是浮力大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下列實驗操作中可能的是 A.圖b實驗中物

13、體碰到容器底B.溢水杯未注滿水C.先將物體放入液體中測拉力,再測物體的重力D.先測桶和排開液體的總重力,再測桶的重力答案:(1) 0.5 (2) A (3) = 0.8 X 103(4) ABCD6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某同學將一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金屬圓柱體緩慢浸入水中,分別記下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彈簧測力計相應的示數(shù) F,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零含次數(shù)123436h cm0 J48101216產(chǎn)示6.75575打54.254.252.00(1)分析表中第4和5次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深度 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2

14、)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金屬塊密度為 kg/m3(水的密度p水=1.0 x 1(kg/m3,g 取 10N/kg)。(3)第6次實驗時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是 N 答案:(1)無關(guān)(2) 2.52.7X 103 (3) 2.257 .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圖,實驗中讓鋼球從斜面的某個位置由靜止?jié)L下, 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1)實驗中通過比較 來判斷鋼球動能的大小,應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2)甲、乙兩圖中讓鋼球從不同高度滾下是為了使鋼球進入水平面的初速度 選填 相同或不同”,)甲、乙兩圖中鋼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關(guān)系是 f甲 f乙,木

15、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小關(guān)系是 W甲 WZ(以上兩空均選填 多、=”或 之”。)(3)比較四圖可得出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答案:(1)木塊被撞擊距離的遠近轉(zhuǎn)換法(2)不同 = (3)甲丙8 .如圖,用小球和木塊來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1)比較圖A、B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有關(guān)。(2)本實驗研究的動能是指 (填字母序號)A.小球在斜面上時的動能B.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C.小球撞擊木塊后的動能(3)若在研究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時發(fā)現(xiàn)木塊運動到了長木板的末端之外,在不更換實驗器材的條件下,最方 便的解決的辦法是:。(4)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 能/不能)達到探究目的。(5)忽略小球撞擊木

16、塊時的能量損失,A、B兩次實驗中小球和木塊在水平長木板上克服摩擦做功分別為Wa和 Wb,則 WA選填 “”、V” 或 Wb:)答案:(1)速度(2) B (3)減小斜面的傾斜程度(4)不能(5)=9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修(1)掛鉤碼前,杠桿處于如圖甲所示的狀態(tài),此時杠桿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接下來可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邊旋一些,使杠桿(2)杠桿調(diào)好后,第一組同學按圖乙進行實驗,第二組同學按圖丙進行實驗。同學們討論后一致認為第二組實驗更合理,理由是若丙圖中杠桿平衡時測力計示數(shù)為3N,則丙圖中所掛鉤碼的總重為 乙圖中杠桿平衡時測力計示數(shù) 3

17、N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1)平衡 右在水平位置平衡(2)方便測量力臂(3)1.5 大于10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1)實驗開始時,杠桿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移動(選填左“或右”。)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 ;(2)如圖乙所示,在刻度線“ 2”處掛個鉤碼,在刻度線“ 4”處用調(diào)好的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杠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將彈簧測力計斜向左拉,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其示數(shù) F2F1 (選填 、 (3) 12.511 .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小明用同一滑輪組做了3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所示,其中G動為動滑輪重力、G物為滑輪組所掛鉤碼的重力、h為鉤碼上升高度、F為繩子自由端的彈簧測力計的拉力、s為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G動/Nh / era尸/Nj / cm邛11.aLi51.0156(5 7%211.71578.4%316515申(1)請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甲中完成滑輪組的繞線;(2)實驗中,使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應豎直向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3)進行第3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測力計的拉力為 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約為% (計算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4)分析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