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貨幣發(fā)行對貨幣供給影響的實證分析 會計學專業(yè)_第1頁
電子貨幣發(fā)行對貨幣供給影響的實證分析 會計學專業(yè)_第2頁
電子貨幣發(fā)行對貨幣供給影響的實證分析 會計學專業(yè)_第3頁
電子貨幣發(fā)行對貨幣供給影響的實證分析 會計學專業(yè)_第4頁
電子貨幣發(fā)行對貨幣供給影響的實證分析 會計學專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子貨幣發(fā)行對貨幣供給影響的實證分析摘 要21世紀以后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得到發(fā)展,成熟的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金融領域,金融電子信息化不斷得到革新。貨幣電子化程度的快速推進了金融領域的進程,影響了現在的金融理論模型,國家依據模型制定的政策無法有效的實施。央行在調控金融系統(tǒng)時還是按照原有的理論制定政策就會造成政策失效,不能有效的控制整個體系。電子貨幣在流通市場中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可以從支付方式進行分析研究,明白對供給影響的本質可以更好的應對新型的金融風險,中央銀行可以依據理論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關鍵詞:電子貨幣替代率;供給理論;流通市場AbstractAfter in the 21st centur

2、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adually ma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financial sector, financi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nstantly innovation, the electronic payment means more and more common in people's economic life, ele

3、ctronic money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traditional currency has been replaced with the new type of electronic money. Electronic money has had a huge impact on conventional monetary theory, with a series of problems affect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From the electronic currency have analyzed

4、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money supply, electronic money has affected the monetary base and money multiplier respectively the two factors,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lectronic money is through the role of the alternative to the cash flow to indirectly affect the m

5、oney supply. The measuring method is used to test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money and the influence of money supply.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nic currency on the money supply market theory can better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s, for the central bank to provide effective basi

6、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netary policy.Keywords: Electronic currency theory;The money supply theory;The empirical analysis目 錄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8625 摘 要 2Abstract 3目 錄 4一 緒 論 4(一)研究背景 4(二)研究目的 5二 電子貨幣概述 5(一)電子貨幣的定義 5(二)電子貨幣的特征 6(三)電子貨幣的分類 6三 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分析 7(一)電子貨幣具有內生性 7(

7、二)貨幣供給理論 7(三)電子貨幣對貨幣理論的影響 10四 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實證分析 13(一)選取統(tǒng)計變量 14(二)數據變量處理 14(三)回歸結果與分析 15五 電子貨幣產生的問題及對應策略 16(一)電子貨幣產生的問題 16(二) 對應策略 17參考文獻 18謝 詞 19一 緒 論(一)研究背景21世紀以后,中國的經濟發(fā)展越來越快,人們在經濟生活中的消費模式也愈加多樣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銀行新興業(yè)務不斷出現,尤其是網絡銀行的出現,加快了銀行轉賬的電子化進程。與此同時,網絡化辦公方式開始顯現,電子商務也正在逐步形成規(guī)模,網絡化經濟交易逐漸形成穩(wěn)定的規(guī)模,于是,貨幣形態(tài)發(fā)生了轉變,產

8、生了電子貨幣。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紙質貨幣,電子貨幣作為新的貨幣形態(tài)具有特別的屬性。第一,電子貨幣廣泛使用,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夠進行支付,使得交易中的支付和轉賬更加方便和快捷。第二,銀行在開展業(yè)務時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用電子貨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第三,電子貨幣在發(fā)行方面為中央銀行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資源,節(jié)省了成本。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紙幣,電子貨幣的產生具有不可控性,流通方式不易被貨幣管理當局調控。就其發(fā)行方式與流通方式來說就和一般的紙幣有很大的區(qū)別。目前我國的電子貨幣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已經開始影響了貨幣市場的正常秩序,特別是高效的流通性,便捷的支付手段等為快速進入流通領域提供了

9、基礎,由電子貨幣帶來的金融風險也在不斷的增加。由于對電子貨幣的認識不夠清晰,中央銀行在制定一定的政策時沒有考慮到電子貨幣對市場經濟的影響,做出的政策有可能會失去效用。電子貨幣的內生性的特點增加了對金融市場影響的隱蔽性,不容易被貨幣管理當局所發(fā)現,這樣就會產生一系列問題。(二)研究目的電子貨幣廣泛出現在金融領域當中,它的產生給現行的貨幣供給理論帶來了重大的沖擊,打破了原有的貨幣供給,貨幣管理當局根據傳統(tǒng)的貨幣供給理論提出的貨幣政策在引入了電子貨幣的情況下,政策會失去效用,減弱了對金融市場的監(jiān)管。電子貨幣影響了貨幣的結構基礎,擴大了流通中的擴張效應。電子貨幣發(fā)行沒有統(tǒng)一的機構。這樣中央銀行對貨幣的

10、調控作用相對的減弱,在應對新型的金融危機時防范能力不足。電子貨幣的高效流通性,使人們更愿意選擇使用電子貨幣而放棄對現金的使用,這樣快速的擴張以及不健全的流通管理機制也具有很大的風險。研究電子貨幣的產生以及流通的本質是中央銀行為對危機而制定的政策時提供基礎的理論依據,也中央銀行調控金融風險,經濟的整體有序的運行提供保障。二 電子貨幣概述(一)電子貨幣的定義電子貨幣的產生是電子信息技術和成熟的貨幣制度的融合體。電子貨幣和傳統(tǒng)的紙質貨幣不同,它是依據信息技術為載體,打破了傳統(tǒng)紙幣必須依實務為載體的限制。電子貨幣依其便捷的支付手段優(yōu)于傳統(tǒng)的紙質貨幣,但是作為新型的貨幣形態(tài),電子貨幣的尚沒有被準確定義。

11、電子貨幣權威的概念是由 1998 年國際上巴塞爾委員會提出的:電子貨幣是指在零售支付機制中,通過銷售終端、各類電子設備和公共網絡(如 Internet、移動電話等),以“儲值”產品或預付機制進行支付的貨幣;“儲值”產品包括“卡基”機制或“硬件”機制(電子錢包、多功能信用卡、智能卡等);“預付機制”是指在網絡或特定軟件下可以傳輸、支付的信息數據,即為“數字現金”【1】。中國人民銀行在2009年8月發(fā)布了電子貨幣發(fā)行與清算辦法(征求意見稿)中給電子貨幣做了定義:電子貨幣是指存儲在客戶擁有的電子介質、作為支付手段使用的預付價值【2】。根據存儲介質不同,將電子貨幣劃分為卡基電子貨幣和網基電子貨幣,卡基

12、電子貨幣是指存儲在芯片卡中的電子貨幣,網基電子貨幣是指存儲在軟件中的電子貨幣【3】。這是中國所定義的比較權威的電子貨幣的涵義。本文出現的電子貨幣就是指卡基貨幣。(二)電子貨幣的特征1.電子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貨幣。也是和傳統(tǒng)貨幣一樣具有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價值手段、儲藏手段、世界貨幣等【4】。電子貨幣是貨幣形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從傳統(tǒng)貨幣實物載體過渡到了以虛擬的網絡為載體,但是其實質不變,還是一般意義的貨幣。2.電子貨幣是一種高效貨幣。發(fā)行成本低,流通速度快,攜帶便利。電子貨幣的發(fā)行依靠電子信息,其速度比傳統(tǒng)貨幣快。不是實物不需要攜帶,只要再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實行支付手段,再者電子貨幣載體的虛擬性,

13、貨幣發(fā)行機構在發(fā)行時只要很小的成本,而且發(fā)行速度快于傳統(tǒng)貨幣。3.電子貨幣是依靠網絡信息技術來流通的,在實行支付或者銀行清算時必須要有成熟的電子設備和相應的儲藏媒介。(三)電子貨幣的分類1.卡基電子貨幣卡基電子貨幣就是以卡片為基礎,是將貨幣信息儲存在電子芯片中,將芯片植入卡片或者其他儲存媒介中,由于芯片中的電子貨幣是在制作過程中預先儲存的,消費者在使用時,必須攜帶特定的卡介質,消費的電子貨幣金額需要預先儲存在卡中,這種電子貨幣的載體是各種多功能物理卡片,包括借記卡和儲蓄卡等【5】。2.數基電子貨幣數基電子貨幣是利用計算機電子存儲器來完成貨幣的存儲和流通功能的,電子貨幣以數據信息為表現形式,電子

14、貨幣的流通和支付依靠的是網絡系統(tǒng)【6】,進行交易只是數據流的傳輸和數據的變化,只需要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進行轉移流通,不需要借助第三方媒介,只要能連接互聯(lián)網,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支付交易。三 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分析傳統(tǒng)的貨幣供給理論是從實物貨幣來分析市場中貨幣的各個問題的,現在電子貨幣的出現改變了原有的理論。(一)電子貨幣具有內生性貨幣供給的內生性是指貨幣供給量是由經濟中各部門需要的量決定的,在一個穩(wěn)定的經濟體系中,貨幣供給具有完全的內生性【7】,即使沒有貨幣發(fā)行機構來發(fā)行貨幣,經濟體系的各個單位仍舊能夠自發(fā)產生貨幣供給。在經濟體系中電子貨幣的產生是經濟各部門內在需要的結果,不是經過中央銀行主動調節(jié)。

15、(二)貨幣供給理論根據傳統(tǒng)貨幣供給理論,貨幣供給過程為以中央銀行為中心的銀行系統(tǒng)的信通過中央銀行向各個商業(yè)銀行征收的準備金和流通中的貨幣乘數擴張的結果,因此影響貨幣供給量的是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8】。貨幣供給量基本模型:M是貨幣供給量,H是高能貨幣,m是信用擴張。1.基礎貨幣1).基礎貨幣,也叫貨幣基數,高能貨幣貨幣,能夠讓貨幣供給量按一定的倍數放大或收縮。其公式為:C是流通現金,R是向銀行繳納的準備金?;A貨幣由準備金R和流通現金C組成8,即:所以,貨幣供給量其中,r為準備金率,c為現金比率,因此,對基礎貨幣影響的是r和c.如圖3-1所示為中央人民銀行的基礎貨幣量和流通中的現金量,表中可以看

16、出,從2007年到2016年中,基礎貨幣和流通現金與上一年比較有遞增的趨勢,但是在2015年基礎貨幣量有所下降,而流通現金較上一年度是增加的;可以推測出在2015年中央銀行減少了準備金存款。Chart13.1 10.23.4 12.93.8 14.44.5 18.55.1 22.55.5 25.25.9 27.16.1 29.46.3 27.66.8 30.9Sheet1流通現金 基礎貨幣2007 3.1 10.22008 3.4 12.92009 3.8 14.42010 4.5 18.52011 5.1 22.52012 5.5 25.22013 5.9 27.12014 6.1 29.4

17、2015 6.3 27.62016 6.8 30.9表1 基礎貨幣結構2).按照貨幣層次的劃分,貨幣供給量可以劃分為、;是流通在銀行體系外的現金量,是流通現金和銀行的活期存款,是流通現金、銀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用C表示流通現金,D表示銀行活期存款【9】。則:通常M1為狹義貨幣供給量,M2為廣泛意義貨幣供給量,在本文中所述貨幣供應量均為狹義貨幣量M1。如表3-2所示是我國2007年到2016年間的貨幣供給量情況,表2 2007年2016年我國貨幣供給情況表中可知貨幣供給量在2007年2016年的當中,和都是每年遞增的,的增長速率大于的;,在2007年-2016年從156520.2增加到486

18、557.3,增加了3.56倍;從345577.9增加到1556666.7,增加了5.3倍,其中在2012年到2014年期間的增長速度明顯大于同期的其他年份。2.貨幣乘數貨幣乘數就是擴張的系數,可以表示為:,對變量c求偏導:,所以<0,同理,0,所以,貨幣乘數和r、d成正比例關系。(三)電子貨幣對貨幣理論的影響按照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電子貨幣先對基礎貨幣進行影響,然后同時對貨幣的擴張效應乘數進行影響,通過這個影響關系,表現出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影響11。1.電子貨幣對基礎貨幣的影響電子貨幣改變了基礎貨幣的結構。基礎貨幣 H 即高能貨幣,是商業(yè)銀行進行貨幣創(chuàng)造的基礎,它由流通中的現金(通貨)

19、C 和商業(yè)銀行存入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 R 構成10。即1).電子貨幣對流通現金C的影響。中央銀行是發(fā)行貨幣的法定機構,電子貨幣任何單位都可以發(fā)行,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統(tǒng)一發(fā)行單位,因而貨幣的發(fā)行不受控制,發(fā)行電子貨幣的單位沒有向中央銀行繳納法定準備金或者沒有在中央銀行登記發(fā)行規(guī)模,這樣流通中的現金就多了。如表3-3所示2007年到2016年流通現金和電子貨幣量,單位:億元時間 流通現金 電子貨幣量2007 30375.2 122184.92008 34219.1 131998.22009 38247.3 183198.82010 44628.2 221993.42011 50748.5 2390

20、99.42012 54659.8 254004.52013 58574.4 278716.62014 60259.5 287796.92015 63216.6 337736.92016 68303.9 418253.4表3 2007年-2016年我國電子貨幣量和現金流通量Chart10.25860.24920.23870.22160.21220.21510.21010.20930.19710.1933Sheet1列1 k C E2007 0.26 30375.22008 0.25 342192009 0.24 382472010 0.22 446282011 0.21 507482012 0.

21、22 546592013 0.21 585742014 0.21 602592015 0.20 632162016 0.19 58303圖3-4流通現金量和電子貨幣量之比k從表3和圖3中可以看出:在2007年-2016年10年間,我國流通在銀行體系外的現金和電子貨幣量都是呈上升趨勢的,流通現金C 和電子貨幣量D的比值斜率向下,其中表3中電子貨幣從最低的122184.9增加到最高的418253.4增加了320%,圖3中從k值從最高的0.26下降到0.19,表明流通現金的增長速度小于電子貨幣量的增長速度,由此我們可以推測,這十年間我國的電子貨幣量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是人們在交易中對電子貨幣的偏愛

22、的結果。2)電子貨幣對準備金R的影響。在發(fā)行電子貨幣時,經濟生活中,用電子現金的支付的人們增多,機構增加的電子貨幣的發(fā)行也增加了【11】,人們都用原來持有的現金通過機構兌換成電子貨幣,而兌換電子貨幣的現金賬戶在銀行取的增多了,因此商業(yè)銀行需要向中央銀行繳的法定準備金就會增多,但是由于現金都被轉化成了電子貨幣12。電子貨幣使影響基礎貨幣的因素復雜化;電子貨幣通過對準備金和現金兩方面的影響來影響基礎貨幣,從而加大了貨幣供給的內生性13。2電子貨幣對貨幣乘數的影響貨幣供給機制可知,所以電子貨幣有替代的作用,在貨幣供給理論中加入替代作用以后,則變成了電子貨幣條件下貨幣乘數1).電子貨幣替代現金當電子貨

23、幣的替代作用被現金替代作用以后,模型中包括了現金和貨幣活期存款,替代前的模型發(fā)即,;加上替代作用后模型中的 比未被替代替前的 值小了【14】,替代后+和的值是相等的,因此 和也是 相等的所以,可以貨幣乘數 m將變大。2).電子貨幣替代存款電子貨幣還沒有實行標準化,中央銀行目前還沒有實施對電子貨幣發(fā)行者要求繳準備金的制度,發(fā)行者的賬戶存款增加了, 也等于 D,貨幣乘數的倍數擴大了【15】。如表所示為我國2007年-2016年間中央銀行基礎貨幣和發(fā)行的貨幣總量時間 基礎貨幣(H) 貨幣供給量2007 101545.4 345577.92008 129222.3 463442.22009 14398

24、5.0 616224.52010 185311.1 725851.82011 224641.8 851590.92012 252345.2 974148.82013 271023.1 1166525.02014 294693.0 1228374.82015 274693.0 1392278.12016 308979.6 1556666.7表 2007年-2016年我國貨幣發(fā)行量這從表中可以看出從2007年-2016年十年間我國的電子貨幣發(fā)行規(guī)模越來越大,電子貨幣得到快速發(fā)展,電子貨幣對現金的替代效應越來越明顯。對表中數據處理后得到2007年2016年期間的貨幣乘數,如表所示時間 2007 20

25、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m 3.40 3.59 4.28 3.92 3.79 3.86 4.30 4.17 5.04 5.07表5我國貨幣擴張系數Chart13.4031861613.5863949184.2797826163.9169364383.7908835313.8603817314.304153414.1683202525.037595685.070453519Sheet1時間 MS H m2007 345577.9 101545.4 3.402008 463442.2 129222.3 3.592009 616224.5

26、143985 4.282010 725851.8 185311.1 3.922011 851590.9 224641.8 3.792012 974148.8 252345.2 3.862013 1166525 271023.1 4.302014 1228374.8 294693 4.172015 1392278.1 276377.5 5.042016 1566666.7 308979.6 5.07Sheet2Sheet3圖6 我國貨幣擴張系數對表 和圖 分析可知2007年-2016年間的貨幣乘數由遞增的趨勢,在2008年-2009年期增速明顯,從2008年的3.4到2009年的4.28 ,增加

27、了125%的增長,2009年達到峰值以后,增長率就開始下降了;到2012年又是一個增長期,最大值在2013年達到4.3.在2014年-2015年擴張系數的增長率達到了最大,最高值為5.04.結合國內經濟情況,可知自經濟危機之后國家采取了擴張的貨幣政策,增大了貨幣的發(fā)行量,固定投資量增加。但從2010年以后貨幣乘數增速平穩(wěn),加入了電子貨幣因素以后符合前面的分析。四 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實證分析用計量的方法實證檢驗電子貨幣的替代率對貨幣供給產生的影響,做設置計量模型,通過對模型的檢驗得出驗證模型的準確性。(一)選取統(tǒng)計變量本文數據來源2007年-2016年年度中央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根據中央銀行對

28、資產負債表的調整,貨幣供給量統(tǒng)計口徑發(fā)生變化,選取狹義貨幣供給量作為貨幣供給量,選取銀行活期存款量作為電子貨幣量。單位:億元時間 電子貨幣量E 貨幣供給量2007 122184.9 152560.12008 131998.2 166217.12009 183198.8 221445.82010 221993.4 266621.52011 239099.2 289847.72012 254004.5 308664.22013 278716.6 337291.12014 287796.9 348656.42015 337736.9 400953.42016 418253.4 486557.2表7我

29、國2007-2016年電子貨幣量和貨幣供給量N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MsE 1010 1566667.7418253.4 345577.9122184.9 933068.1247498.3從表中得出,電子貨幣量極小值為122184.9,極大值為418253.4,平均值為247498.3,方差為90578.6,電子貨幣量和貨幣供給量逐年增加其中2008年2009年間電子貨幣量增速明顯增速同比增加38%;這10年的貨幣供給量極小值345577.9,極大值為156666.7,均值為933068.1,標準差為404334.4。(二)數據變量處理根據分析結果模型的關系,選電子對現金的替代為自變量,貨幣

30、供給為因變量,得到時間 流通現金C(億) 銀行活期存款(億) 電子貨幣替代率e2007 30375.2 122184.9 0.2486002772008 34219 131998.2 0.2592383842009 38247 183198.8 0.2087732022010 44628 221993.4 0.2010330042011 50748.5 239099.2 0.2122487242012 54659.8 254004.5 0.2151922512013 58574.4 278716.6 0.2101575582014 60259.5 287796.9 0.209382033201

31、5 63216.6 337736.9 0.187177062016 68303.9 418253.4 0.163307459表8 2007年-2016年我國電子貨幣替代率從圖中可知,電子貨幣替代率有逐年遞減的趨勢,最大值在2008年達到0.2592,最小值在2016年達到0.1633,其中在2009-2010年和2011-2013年間增速比較平穩(wěn),2011年到2013年期間電子貨幣替代率增大;依據表綜合可知電子貨幣替代率應和貨幣供給量呈反向變動關系。變量定義變量名 定義因變量 LnMs 貨幣供給量自變量 電子貨幣替代率則電子貨幣替代率和貨幣供給的模型設定如下:QUOTE 作為因變量表示貨幣供給

32、量,是截距,是自變量的系數,e是自變量。(三)回歸結果與分析對數據分析結果如下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5.12976 0.435163 34.76807 0.0000SER03 -12.21350 2.041937 -5.981330 0.0003R-squared 0.817253     Mean dependent var 12.54623Adjusted R-squared 0.794409     S.

33、D. dependent var 0.369035S.E. of regression =0.167328     Akaike info criterion -0.560861Sum squared resid 0.223990     Schwarz criterion -0.500344Log likelihood 4.804304     Hannan-Quinn criter. -0.627248F-statistic 35.77631   &#

34、160; Durbin-Watson stat 1.114304Prob(F-statistic) 0.000330從分析結果中可知=34.5,=5.98,給出顯著水平0.05, 查自由度=10-2=8的t 分布表,得臨界值=2.3, >(8),>(8),所以回歸系數顯著不為零,回歸模型包含常數項,自變量e 對被解釋變量 由顯著影響;表中擬合度R2=0.82,經過調整后得到的R2接近0.8,模型的擬合度比較高能夠解釋表示變量與自變量直接的關系,因此假設的模型成立。由表可知樣本回歸方程為由公式可知,電子貨幣替代率和貨幣供給量呈反向變動關系,截距為15.1,斜率為-12.2;

35、即每一單位電子貨幣的變動帶來貨幣供給量-12.2單位的變動;流通的現金越多,電子貨幣占有率越少, 從而貨幣供給量越少,符合對模型作出的假設,電子貨幣替代率和電子貨幣成反比例關系,電子貨幣替代率和貨幣供給成反比例關系。五 電子貨幣產生的問題及對應策略(一)電子貨幣產生的問題通過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在加入電子貨幣以后會對現行的貨幣理論進行擴充,基礎貨幣的結構被電子貨幣改變了,在市場上流通時擴張效應和結構未被改前的擴張效應不同,如果貨幣當局沒根據擴張后的理論有調整相應的政策時,還是按照原來的貨幣理論制定調控政策,很可能會政策的效果會被減弱,從而無法達到調控的目的。電子貨幣增加了貨幣交易風險。電子貨

36、幣始終是虛擬的貨幣,就必須依靠電子媒介進行傳遞,這是貨幣流通風險的根本來源。雖然電子貨幣在流通中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使人們的支付效率更高了,但是正是這樣的便利性帶來了風險。人們在轉賬時不用通過身份認證就可以通過電子媒介轉存,這樣的方式會出現金融詐騙,詐騙的方式呈現多樣化,并且很難防范。尤其是最近兩年電子貨幣的發(fā)行量快速增長,同時銀行電信詐騙案件也越來越多,詐騙方式各種各樣,并且跨越了地域限制十分隱蔽使得人們防不勝防,這種現象和快速發(fā)展的電子貨幣不無關系。3.電子貨幣增加了金融控制難度。電子貨幣出現以后目前尚未被認定為法定貨幣,我國電子貨幣發(fā)行真沒有統(tǒng)一,只要是能發(fā)行電子貨幣的單位都可以發(fā)行,這樣發(fā)行的量增多了對流通現金的需求少了,向中央繳納的準備金就少了,由于準備金就是國家對金融機構的調控的一種手段,因此調控力度就會減弱,進而對整個金融系統(tǒng)的控制也減弱。一旦金融機構發(fā)生大規(guī)模資金風險,金融機構很難內部自己解決,這樣就會發(fā)生連鎖反應影響整個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對應策略對現行的貨幣理論進行擴充,在各個部門進行經濟理論分析時,應該拋棄以前原有的傳統(tǒng)理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